第62章 馬背上的民族1-《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他可是帶著責任來的。

    在他領旨之前,他受詔進入了乾清宮,見到了陛下。

    那是孫祥第一次進入乾清宮。

    而當于謙剛剛引見孫祥后,便聽到朱見深說道:”一介文臣,有慷慨赴義之氣魄,實是大明之幸,朕之幸。”

    “微臣分內之事,陛下言重了。”孫祥趕忙躬身回道,但心中卻總覺怪異。

    小皇帝聰慧仁慈,滿朝皆知,可孫祥卻沒有如此近的接觸過,與之對話,像是在跟一個久居皇位的帝王說話一般。

    朱見深只是笑笑,而后對著身邊的張保說道:”為孫都御史賜座。”

    張保應了一聲后,便親自搬了椅子,放在了李賢的下首處。

    在朝堂之上,于謙身旁圍繞的幾乎都是在北京保衛戰脫穎而出的人。

    就連石亨也是老老實實的圍在于謙身邊,因為老的勛貴們并沒有覆滅,再加上陽和之敗,讓石亨很難再融入勛貴體系中,他沒有辦法,只能選擇于謙,不然根本無法在朝堂上立足,而于謙在這個時候,也很是相信石亨,遼東之事,就是先詢問石亨的看法,再去找的成國公。

    此次入乾清宮的只有八人。

    副都御史孫祥。

    兵部侍郎王文,已經過廷推,不日便會接任于謙成為新的兵部尚書。

    東閣大學士,右都御史徐有貞。

    武陽侯,前軍都督府右都督石亨。

    泰寧侯,中軍都督府右都督陳瀛。

    成國公,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朱壽。

    文淵閣大學士,內閣輔臣李賢。

    文華殿大學士,三公太保,內閣首輔于謙。

    八人入乾清宮,是商議遼東之事。

    起初此事只是在內閣奏報之上,朱見深也并沒有親自過問,但太上皇歸來,于謙本意是想將此事拋出,引起朝堂百官的注意力,他也能好好操作一番,現在太上皇被百官合力逮到了,陛下卻又抓到了這件事情。

    遼東之事,兵家之事,不可不慎重起見。

    今日大朝會之事,朱見深就已經表態,要用血來償還之,但于謙看來,國家大事,還是要多多商議,便組織了這次御前奏對。

    其名單也是于謙擬定。

    “陛下,刀兵兇險,輕易勿動。”于謙并不同意朱見深在朝堂之上所說的話。

    朱見深看了一眼于謙,還未說話之時,徐有貞就站了起來說道:“于太保,本官認為你說的不對,女真人侵我百姓在先,陛下臨朝聽政,以在今日朝會之上,金口玉言,已出,我天朝王者之師,若是不能保護百姓黎民,眾位將軍勛侯,豈不汗顏,而且今日本官在來的時候,看了看天象,此戰對我大明有利。”

    朱見深看了一眼徐有貞,心中不住的點頭,看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徐有貞進入角色很快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