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馬背上的民族1-《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遼東巡撫李純,廣寧總兵寇守接旨。”
李純帶領著眾多官員下跪迎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野人女真,殘殺大明百姓,朕聞之心痛,茲責令遼東巡撫李純,務必除惡殆盡,以儆效尤,若不達圣意,拖延了事,李純革職查辦,入京問罪,欽此。"
李純聽完后,臉色微變,這可不是一個好活。
“李巡撫,接旨。”在孫祥的提示下,李純才站起身,雙手接過圣旨,而后問道:“孫都御史,陛下親發嗎?”
李純的言外之意是,這圣旨太后知道嗎,于謙,李賢知道嗎,若是不知道的話,他就可以用陛下還未親政的字眼擋一擋。
實際上在朝堂上小皇帝朱見深說的話,在京的御史早就寫信告訴了他,可李純想著陛下還小,大動刀兵,如此嚴厲之措施,內閣一定不會同意,現在聽完圣旨,他心中的僥幸沒了。
難道還真的讓自己殺那么多的人,可自己熟讀圣賢之言,讓我上個奏疏,理個政事還行,讓我部署圍剿,我不會干啊。
孫祥看了一眼李純,也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而后說道:“圣旨乃司禮監啟發,經內閣查勘后,再交由本宮手上。”
言外之意是在告訴李純,無需抱有幻想,早點部署吧。
李純聞言點了點頭,而后臉色瞬間恢復正常,說道:“孫都御史,千里奔赴,實在辛苦,本官備下薄酒一份,還望孫都御史賞臉。”
“今日就不必了,本官身上還有旨意未完成,接下來的日子,還要多多叨擾李巡撫,以及眾位大人啊。”孫祥臉帶笑意的說道。
而李純聽完之后,心中可是七上八下了。
“怎的,孫都御史,不回京復旨嗎?”李純不動聲色的問道,此地苦寒,他在這黑土地上轉悠什么,趕緊回去吧。
“剛剛本官已經說了,身上還有公務旨意未辦,等到辦完之后,才能回京。”
“什么旨意,什么公務,本官乃巡撫,代天子巡守,可從未看到過內閣的公文呢?”李純輕聲說道。
他瞞報的事情是在一個月前做的部署,現在都一個月以后了,部署早就沒了,若是孫祥去案發地問問,自己這個謊言就不攻自破了。
而此事的瞞報是他催促下面人做的,一旦有變故,其他人都會一窩蜂的將所有的責任甩在自己身上,到時候自己可真的是風風光光上任,帶著家小,坐著囚車回京復任。
孫祥淡淡笑道:“我領的旨意是秘旨,不過李巡撫也不用擔心,陛下說的時候,于太保,李輔臣幾位大人都在,并讓本官領旨辦事。”
李純聽完后,哈哈笑道:“為陛下分憂,那,本官必須要敬一杯孫都御史,眾位同僚,你們說是不是。”說著,李純抓住了孫祥的臂膀,好像今日孫祥不喝這杯酒,就不讓他走了。
官員們也開始起哄,圍了上來。
孫祥淡淡一笑,而后說道:“唉,盛情難卻,但本官酒量不好,還望眾位大人手下留情啊。”
李純聽到孫祥答應在此吃酒,松了一口氣,而后將孫祥迎入事先準備好的酒席處。
在暢談吃食之時,李純給了手下的一名官員授意,讓他快快下去做下準備。
孫祥看到官員轉身離去,卻沒有阻止,只顧著自己喝酒。
酒,武人喜歡,讀書人亦是喜歡,百姓也是喜歡。
洞房花燭,金榜題名,春風得意時又怎能少酒。
生死離別,墜入谷底,消沉失意時又怎能少酒。
就連先賢圣人也都喜歡飲酒,古語有云“堯舜千鐘,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榼”
孫祥真的是像圣人看起,自身嗜酒如命嗎?
當然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