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开店与手艺-《北美洲再造中华》
第(3/3)页
“阿叔,如果他们去采橡果的话,那他们这个店不就没人看着啦?”
郑克殷忍俊不禁,“你这巧(聪明)囝仔想得还挺多。不过嘛人毕竟还是澳龙人,遵习传统还是比趁点铜钱更重要。”
郑安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从今天他们今天见识到的这家路上小客栈看来,现在的番人,即使是蓝米道士部的熟番,似乎还不是那么适合开店经商,毕竟他们容易给人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对竖立信誉不利。
当然在圭谷市集里头卖点小货的个体番匠其实也有不少的,郑克殷的评价是:至少能活。
大概是源于传统手艺,番人在生活物件、器皿、衣物的制作上还算得上是手巧,尤其是女性。而汉人带来的先进的制作技术和更丰富的原料,也引起了番人的很大兴趣,因而才会会有不少城内的番人靠卖手工产品为生。
这样的分工,对于郑克殷而言也十分有利,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手工业是促进商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关键,尤其是欧洲的纺织业更是会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促成改变整个人类史的历史性大事件:工业革命。
尽管郑克殷在阿隆索??拉米雷斯面前声称扶桑是一个“农业国”——事实也确实如此——但为了扶桑的长远发展,随着农业效率的提升,他作为统治者也应当有意识地去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若是扶桑的手工产品足够优质,甚至能使扶桑找到新的创收之路——
在西班牙殖民美洲的中后期,因其相当畸形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政策,殖民地人民对于手工产品的需求巨大,以至于英国通过走私的方式从西班牙殖民地攫取巨额的利润,并顺带给西班牙的统治带来重大威胁。
之所以会如此,自然是因为在这两百年的发展当中,西班牙自废武功,只顾从殖民地掠夺金银却不去发展本土经济。当作为手工业中心的尼德兰(荷兰)从西班牙的统治中独立出去之后,其分工体系便就此瓦解,无论是西班牙本土,还是只是个大矿山、大种植园的西属美洲殖民地,竟已经没有能力生产衣服、杯子、纸张等生活用品!
现在郑克殷有了与西属美洲殖民地联系的渠道,扶桑的发财之路,便又多了一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