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顺延到最后拍摄,一来可以让大师们在前面的拍摄过程中积累一些拍摄相关的经验,拥有更好的镜头感。 二来,也能让筹备组那边有更多的时间去筹备,尽可能还原出当年举行国宴时的盛况和菜品的种类。 林旭问道: “今天那些退休大师们是不是都会到场啊?” 戴建利捏着一个小蛋糕送进嘴里: “十八座楼的老一辈总厨和贺家顺、霍援朝他爹,以及其他几位老师傅,一共二十五个人,这也是一场标准堂宴的配置。” 所谓的堂宴,就是在大会堂举行的国宴,动辄招待数千宾客,后厨压力很大。 所以一般情况下,后厨会按照职能和菜品进行划分,每个总厨负责一个团队,这样工作起来才更有效率。 林旭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参与,感觉国宴任务已经稳了。 没多久,参与拍摄的老师傅和各大饭店的中生代们全都到了,大家都穿着绣着国徽的厨师服。 对别人来说,这就是做饭的工作衣而已,但对厨师来说,却是平时舍不得的盛装礼服。 拍摄现场正在忙碌的骆嘉耀看着林旭问道: “回头你教教我做猪脚姜吧,昨天打包的那些猪脚姜,被文清吃了个精光,甚至还没吃过瘾,还想再来点。” 这么喜欢吃吗? 林旭说道: “做法很简单,今天我会把猪脚姜做法上传到网上,姐夫你买好材料,回头对着视频学就是了,一点都不麻烦。” “哟,那太好了,正好我想学学呢。” 家里,沉佳悦没有去店里,而是坐在书房的电脑前,认真剪辑着视频。 旁边的显示器前,墩墩趴在电脑椅上,认真看着上面播放的动画片。 早上那会儿,小家伙得知妈咪不去店里,也表示要在家里,它先玩了一会儿足球,觉得无聊,看电视也觉得没意思,便来到书房,盯上了电脑。 沉佳悦打开旁边那台电脑,找了部《罗小黑战记》给它看。 猫猫看动画片,自然要看猫猫为主演的,可惜罗小黑更新太慢,等会儿墩墩看完,再给它看《穿靴子的猫》,尽可能丰富小家伙的观影种类。 视频剪辑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沉佳悦剪辑一会儿,看了看电脑上的存稿,将葫芦虾蟹的视频上传到了林旭的账号上。 嗯,剪得头晕眼花的,更新一条视频跟网友们互动一下,就当调剂心情了。 存货多,就是这么任性。 视频上传后,很快就通过审核,出现在了网友们的更新列表中。 “哇靠,大早上就更新,这么任性吗?” “看到标题,还以为是用葫芦做菜,但看到成品,是在下草率了。” “国宴大师出手,果然非同一般。” “邱大师家的厨房真够宽敞的,比我们家客厅都大。” “能去这样的大师家里串门,还将人家的绝活菜品学到手,又是羡慕林老板的一天呐!” “没有我墩差评!” “就是,墩墩已经好久不参与试吃了,还记得它吃猪大肠时那嫌弃的表情,简直太有意思了。” “一人血书求墩墩回归试吃!” “妈耶,这小葫芦也太精致了吧?感觉好美味。” “……” 沉佳悦拖动鼠标,浏览着网友们的评论,偶尔选择几条进行回复。 比如那条呼吁墩墩重回试吃的评论,她用林旭的账号认真回复道: “不是不让墩墩拍摄,是它不想参与了,小家伙最近迷上了动画片,跟个网瘾少年一样,很少主动参与视频拍摄。” 回复完之后,她点开视频剪辑软件,继续剪辑视频。 上午十点,燕京饭店。 所有参与节目录制的大师和厨师们全都到场,央视、燕京饭店以及钓鱼台的领导也都到了,大家凑在一起热热闹闹聊着,谢保民带着林旭向诸位长辈伯伯们问好。 虽然高大爷六十多岁不算小了,但在烹饪圈子里,却相对年轻,因为今天来的厨师,年过八十的就有好几个。 开始拍摄前,领导们还进行了动员。 希望大家把国宴发扬光大,让中餐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节约节俭的国宴作风,坚决杜绝拍摄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 这些虽然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口号,但在国宴范畴中,却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因为国宴的主旨就是节约,要是为了拍摄纪录片造成浪费,就完全背离了片子的初衷。 讲话完毕,导演组的曾晓琪冲大家摆了摆手: “现在拍摄正式开始,请大家先配合拍一下宣传照片。” 准备好的舞台上,摆着一把把的椅子,退休的大师们挨个儿坐上去,而各个饭店的中生代厨师们,比如谢保民戴建利等人,全都站在后面。 大家站好后,摄影师开始拍摄视频和照片。 拍摄结束,开始按照节目拍摄计划的内容进行菜品展示和讲解。 此时林旭脑海中突然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宿主邀请二十位以上的退休老厨师参与国宴纪录片拍摄,完成支线任务【老骥伏枥】,获得完美级鲁菜烹饪技法类型抽奖一次,川菜味型抽奖一次,是否立即抽奖?” ———————— 昨天出门一天,也就走了一万多步,居然浑身疼痛,像是大病一场……我果然不适合出门,而是应该在家码字,完本前不出门了,在五月底前把本数字数赶到400万。 本章5100字,求月票啊兄弟们。我缓过来就开始三更,说到做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