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吃。 该说不说,这黄米枣糕还真挺适合在店里上新的。 他又专门尝了尝枣泥馅儿。 单吃有点腻,因为这些枣泥太过细腻,没有什么口感,炒馅的时候还放了很多糖,应该还有油脂,所以吃起来虽然枣香味十足,但整体又甜又腻。 魏乾尝了两口,先肯定了面点部的努力,随即说道: “个头再小点就好了,这样看着精致,能卖得上价格,还能节省成本,造型上也可以多想几种。” 他尝了一口馅儿,接着说道: “糖太多了,容易腻。” 毕竟统领后厨这么久了,所有上的菜品都尝过,所以魏乾很轻松就找到了这黄米枣糕的问题。 倒不是说不好吃,事实上,这优秀级的枣糕哪怕开店,都不愁生意。 只是按照店里对菜品的要求来看,这些枣糕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林旭说道: “馅儿别用枣泥了,枣泥太多,吃起来容易腻,而且没有口感,就用整颗的红枣吧,把红枣用糖水煮一下,去核后当馅,这样既有甜味,也有嚼劲。” 牛闯一听,也顾不上关心烩菜了,当即说道: “行行行,我再去试试。” 说完,他便去了面点部,准备趁热打铁再试试。 至于竹筐里的枣糕,自然不会浪费,林旭端着来到外面,摆在了剪辑视频的沈佳悦面前: “尝尝,牛闯新做的黄米枣糕。” “看起来挺诱人的呀,我尝尝。” 沈佳悦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 “真没想到这些大黄米直接蒸也这么好吃,我还以为只能磨成面做大黄米汤圆呢。” 林旭笑了笑: “那怎么可能,你别吃太多,这个馅儿吃多了烧心,而且中午有大烩菜,你不是想吃咱妈发来的粉条吗?中午让你吃过瘾!” “好呀好呀,我太喜欢吃那些粉条了……旭宝,这些粉条只能做大烩菜吗?别的行不行?” 别的? 林旭想了想说道: “可以做馅儿包包子。” “还有呢?” “可以直接炒着吃,油多一点,炒出来的粉条特好吃。” “太油了不喜欢……还有没了?” 啧啧,看来想一次把粉条吃过瘾啊。 林旭认真想了想老家吃粉条的方式,突然想起了一种。 他对沈佳悦说道: “可以做成焖子,一种跟皮冻差不多的东西,但比皮冻有嚼头,吃的时候蘸蒜泥,很过瘾。” “咦?这个好,你哪天给我做一次好不好?” “行,包在我身上了。” 中午,马志强做了一大锅大烩菜,里面有猪肉,有粉条,有白菜,有炸的豆腐干和肉丸子,还用了不少猪油,香味浓郁。 盛一大碗,挑起爽滑透亮的红薯粉条吃进嘴里,再咬一大口馒头,简直让人有种回到老家吃农村大席的感觉。 “又香又过瘾,马师傅这大烩菜真是绝了。” “确实,我能吃两大碗。” “两大碗算什么,我能吃三大碗。” “后厨饭量最大的应该还是牛师傅,上次他一顿吃了五个咱们自己蒸的大馒头。” “……” 员工们夸着马志强的手艺,越吃越觉得过瘾。 吃不惯馒头的,也可以吃米饭,跟大烩菜同样很搭。 林旭把自己碗中的粉条挑给沈佳悦,又从她碗中夹了几片五花肉,这才拿着馒头边吃边说道: “小时候最喜欢去参加农村老家的红白喜事,除了正餐的十八个菜四个汤之外,还有办事之前的大锅菜,吃着那叫一个过瘾。” 沈佳悦吸溜了一大口粉条,好奇的问道: “那等咱回去办婚礼时,也会做吗?” “会的,这种事儿一般都需要提前筹备,到时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来帮忙,吃的都是大锅菜。” “那到时候我也多吃点,尝尝你小时候喜欢的大锅菜……对了,下周咱要拍婚纱照了,好几个地点让选呢,好几种风格,有都市风光,就是拍鸟巢水立方之类的,有皇家园林,是去故宫之类的地方拍,还可以去环球影视城或者别的地方。” 选地点? 林旭说道: “你看着安排吧,不行就全去一遍,对了,皇家园林那个,还可以去钓鱼台或者燕京饭店的内院,风景都不错。” “行,那我就做主了喔。” 虽然表面上不怎么在乎的样子,但林旭心里还是小小的激动了一把。 要跟沈宝宝拍婚纱照了呀,婚礼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这种幸福的感觉,可真好。 饭后。 大家各忙各的。 等过了午高峰。 林旭拿来一口大号砂锅,开始做东坡肉。 把上午煮好的肉拿过来放在案板上,先把肉分成五厘米宽的长条,然后再按照五厘米的长度切开,把这些肉全都切成大块。 四四方方的肉块很诱人,把肉切好,林旭开始准备配料。 洗净的带根小葱一筐,切成厚片的生姜一大把,冰糖一小碗,黄酒一大瓶,生抽一大碗,老抽一小碗。 这些料配上肉块,就是做东坡肉的全部用料了。 砂锅洗净,底部垫上一层竹篦,把小葱整齐的铺在最下面,再铺上生姜,接着把切好的肉块拿过来,肉皮朝下码放进去。 全部放完后,倒入大约两斤半的花雕黄酒,再将准备好的冰糖、生抽、老抽倒进去,加水没过猪肉,开始炖煮。 没有复杂的调料,也没有多余的食材。 但却能做出流传上千年的美食。 这就是东坡肉的魅力,也是中式烹饪的魅力。 用大火把砂锅烧开,这个时候不能盖锅盖,要大火熬煮十分钟,让黄酒的酒气挥发一下,顺便带走异味。 要是提前盖锅,酒气挥发不出去,会浸入肉中,造成肉发酸的情况。 十分钟后,黄酒中酒气已经挥发完毕,剩下的则满是醇厚的香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