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老妈比较重要,负责雪人脑袋,我和老爸负责雪人身体,墩墩负责居中调度指挥!” 沉佳悦戴上手套,给大家做了分工。 然而她和沉国富正将天台上的雪滚成大雪球的时候,才发现韩淑珍把雪人脑袋做成了一个巨型糖三角的造型。 果然…… 老妈只负责动嘴比较合适。 人家都是内事不决喊老妈,自家却完全相反。 沉佳悦无奈的说道: “老妈,还是我来吧,你这种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又被我爸宠坏的人,是不适合动手的。” 韩淑珍一听就不乐意了: “主要是场地太小,要是换成医学院操场那种大地方,看我不给你滚出个圆圆的雪人脑袋。” 沉佳悦:“……” 您还打算去医学院丢人呐? 她说道: “放下我来吧,要不是答应墩墩了,我才不会这么积极呢。” 韩淑珍也觉得自己滚的这个雪人脑袋不太好,一听闺女要主动帮自己收拾残局,就没客气,她起身捶了捶腰,没话找话的问道: “悦悦,天台上这一圈花池准备种什么啊?要不要我给你们种点花?” “我婆婆说回头给我们种菜呢,种点茄子辣椒西红柿啥的,她计算过了,全种的话,每天能收不少菜。” 种菜? 韩淑珍原本想说别闹了,但看了看这面积巨大的天台,除了在上面做烧烤之外,种菜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耕种是刻在每个国人骨子里的情结。 不管农村的田间地头河堤内外,还是别墅前后的绿地花园和池塘小溪,都有种菜的人的身影。 哪怕逼仄的楼房中呢,冬天的阳台上种一些蒜苗、窗台的花盆中埋一棵白菜根,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楼上的天台四周已经全做成了花池,土壤什么的也都不错,确实挺合适种菜的。 韩淑珍环视一周,想象一下夏天来临上面各种青菜郁郁葱葱的样子,突然有些期待起来: “那回头我们可就不买菜了,天天过来摘菜。” “没问题,绝对比市场上的菜好吃。” 娘俩憧憬吃自种菜的时候,林记美食的厨房中,林旭正在跟几个帮厨一道用盐搓洗着一个个的雪梨。 颗粒均匀的食盐有着很好的去污能力。 特别是这种表面有可能带着果胶的水果,单用清水的话很难洗净。 而用洗涤剂之类的,总觉得会有味道。 所以食盐就成了最佳选择。 拿一个雪梨在手中,捧着一把食盐捂上快速揉搓,让食盐的略显粗糙的颗粒将雪梨表面的杂质、果胶等成分清洗干净。 接着再放进清水中,进一步淘洗。 盆里那些变得脏兮兮的食盐也不用扔掉,直接倒进热水中把盐搅拌融化,用滤纸过滤两遍,就成了干净透彻的盐水。 不管做卤汤还是做泡菜,都能继续使用。 所有雪梨都洗干净,用菜刀开始去核。 把雪梨切成四瓣,再用菜刀快速将果核剔出来,一个雪梨就这么切好了。 去核的梨不用再改刀,直接放进大号的和面机中,利用机器里面的和面刀,将雪梨打碎就行了。 做秋梨膏需要把切碎的雪梨进行熬制,煮透之后再捞出来进行过滤,而过滤出来的汁水,才能做出秋梨膏。 既然过滤,那么雪梨不管是切碎还是用搅拌机打碎都没有区别,相对来说,打碎的出汁率还更高呢。 在大型饭店里,需要把大量食材打碎时一般不会用搅拌机或者料理机,而是会选用容量更大的和面机。 刀头更大,搅打的食材更多,效率也更好。 打碎的雪梨直接倒进之前做酸梅汤用的大号汤桶中,接着开始打下一锅。 一百斤雪梨,哪怕去掉果核也会剩下不少,用和面机足足搅打了好几锅,才算把雪梨搅打完毕。 把所有雪梨全都倒进汤桶中,就该往里面放药材了。 做秋梨膏时,往里面放一些止咳平喘清热化痰的药材,这样秋梨膏润肺止咳的效果才更好。 林旭拿来了罗汉果、甘草、干百合、红枣、枇杷叶、川贝、蜂蜜等食材和药材。 把罗汉果掰碎,甘草干百合改刀,红枣去核,然后和枇杷叶以及大概三四斤的蜂蜜一块儿放进汤桶中。 至于川贝,因为药效挥发太快的缘故,只能最后放。 放早了的话,会完全没有效果。 药材全都放进汤桶里,林旭又往里面放了几片生姜,这能有效祛除秋梨膏中的寒性。 但生姜属于热性,不能放多。 不然别说止咳了,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全都放好,盖上汤桶的盖子,大火熬制。 这一步大概需要熬一小时,才能把所有药材的药性熬出来。 忙完这些,林旭来到外面,发现窦雯静和耿乐乐也来了,这会儿正跟陈燕和曾晓琪凑在一起憧憬中午的大骨头呢。 见林旭出来,耿乐乐兴奋的问道: “旭哥,大骨头好了吗?” “你要是喜欢吃三成熟的,这会儿就可以开吃了。” 小蘑孤头一听,顿时甩了甩脑袋: “那我还是垫巴点东西吧,今早连饭都没吃,就想多啃两块大骨头呢,没想到真得到中午才能吃。” 店里的早餐还有,车仔给她端了一碗酸辣汤和两个肉卷。 耿乐乐一边吃一边问道: “悦姐怎么没来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