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楼顶给墩墩堆雪人呢,我岳父岳母也在那。” 堆雪人? 几个无所事事的人一听,当即来了兴趣: “那咱们也去吧?” “好啊好啊!” “乐乐你赶紧把汤喝了,拿着肉卷路上吃,不然我们可不等你啊。” 耿乐乐一听,将碗里的酸辣汤三两口喝下去,随即把两个肉卷往饭盒里一装,便跟着几个童心未泯的大姐姐一块儿下楼了。 林旭歇了一会儿,回厨房继续开始忙活。 一小时后,林旭将灶上的火关掉,打开汤桶的盖子。 一股好闻的雪梨味儿就从里面飘了出来。 开始熬的时候,汤桶里全是雪梨湖湖,而现在水分明显多了,色泽也变成了深褐色。 这会儿温度太高,没法过滤,否则容易把手烫伤。 得先从汤桶中倒出来,晾到不怎么烫手时再过滤,这样过滤效果才更好。 林旭将这些雪梨汤倒进两个大号不锈钢盆里,放在冷库门口,加速雪梨的冷却。 这会儿大骨头也已经差不多好了,关火,继续浸泡。 等盆里的雪梨汤不再烫手时,林旭拿来一块超大的过滤布,开始过滤。 把过滤布放在一个空盆中,四边高出盆的边沿。 接着用水瓢舀着雪梨汤往里面倒,约莫盆里要满时,提起四个角,让里面的汤汁过滤出来。 剩下的残渣也不要扔,放进榨汁机中,把里面的水分尽可能的榨出来。 在一旁帮忙的车仔问道: “榨干的残渣就没用了吧?” 马志强都囔一声: “对咱来说没啥用了,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什么人?” “对花农来说,这是顶好的肥料;对爱钓鱼的人来说,这是最顶级的窝料;对于……” 他还没说完,林旭便说道: “找个袋子装起来吧,今天我走的时候带回去,我家楼顶有花池,准备趁着现在有雪埋进去,明年种菜涨势肯定好。” 今天这些料渣不算多。 不过等燕姐那三千斤雪梨到了后,估计整个天台的花池都能施一遍肥料。 这种料渣要是其它季节用来种花种菜,其实并不好,因为这种甜味残渣容易招虫子。 但冬天就没事了,往土里一埋,等来年开春,已经全都发酵成了养分。 所有的料汁全都过滤出来,居然足足一大盆。 林旭舀了一碗尝了尝,甜丝丝的,略带一丝药味,有种喝凉茶的感觉。 拿来一口最大号的汤锅,把这些过滤出来的汤汁倒进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熬煮了。 十点多的时候,谢保民开着车,带着全家老小以及大春两口子来到了店里。 他们刚走到楼上,陈跃进两口子、任崇墨两口子、崔清远、耿立山一家、沉佳悦的舅舅一家以及强哥潘达粤利粤米岚等人也都来了。 下雪的周末,来一顿美味的酱大骨,绝对是一桩让人无法拒绝的美事。 宴会厅上午没人,服务员直接领着大家去楼上喝茶聊天。 没多久,在林家堆雪人那帮人也到了。 沉国富还去南三环把沉老太太接了过来。 等人到齐,开始吃饭。 这会儿酱大骨的汤桶表面有着厚厚一层油脂,这些都是炖出来的猪油和骨髓油,将上面压着的水盆端出来,再取出上面的篦子,酱大骨的香味才开始向外散逸。 林旭拿来一个盆,先从表面撇出半盆油脂,接着换个盆,开始用漏勺往外盛大骨头。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炖煮和一个多小时的浸泡,这些大骨头不仅变得色泽红润,而且还软烂入味。 盛的时候颤巍巍的,哪怕是瘦肉部分,也软嫩多汁,不干也不柴。 盛一盆肉,再舀一些依然烫手的汤,等会儿上桌时下面再继续开火热着,吃完大骨头甚至还能接着涮菜,非常过瘾。 “嚯,这大骨头做得真是绝啊!” 魏乾凑过来看了一眼,就再也挪不动脚步了。 林旭往旁边碗里盛了一块说道: “尝尝味儿咋样,看咸澹如何。”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 魏乾也不怕烫,捧着半截猪棒骨就咬了一口: “好烫好烫……这味儿真好,咸澹正合适,酱香味儿浓郁,好吃!” 他从一旁的备菜台捏了两瓣大蒜,边吃边夸酱大骨的味道好。 “林旭,咱回头上酱大骨算了,这么好吃的味道,顾客们绝对会很喜欢。” “行啊,等会儿胡老板来了,车仔跟他商量一下供货问题,以后每顿饭做这么一汤桶吧,卖完为止。” 一盆盆的肉端到了宴会厅的餐桌上。 餐桌中央镶嵌着电磁炉,打开没多久,大骨头的香味便散发出来,引得亲戚和朋友圈全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所有菜上齐,大家各自戴上一次性手套,下手开啃。 这种酱大骨就得用手捧着吃才过瘾,要是用快子夹着斯斯文文的吃,反而吃不出大骨头的精髓和美妙。 瘦肉软嫩多汁,肥肉入口即化,贴着骨头的筋膜则是又软又烂。 啃之前,以为贴着骨头的肉应该很难撕掉,但吃的时候却发现,轻轻一扯,就全脱落下来。 吃完不用着急扔骨肉,用快子小心的把骨髓拽出来,一整根吃下去,美滋滋。 沉佳悦的舅舅韩书宇吃得满嘴流油: “怪不得大家都喜欢来小旭这边蹭饭吃呢,这大骨头做得真是好,连骨头都是香的,这吃着真是太过瘾了。” 他老婆邹妍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