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许他功夫很好,但他并不具备设计动作和镜头的能力, 也无法站在一个动作导演的思维上去考虑武打戏该怎么拍, 所以很多武打戏为了打而打,没有为角色服务。 最后就是武行人才凋零。 陆晨要是没记错的话。 在2000年的时候,武行的价格是6000—8000元一个月, 二十多年过去了, 其他诸如服装、化妆等职能部门的工资在不断的翻涨, 而如今武行的价格却还在几千元层面,只有给大电影或大制作的电视剧做替身时才可能月入过万。 微薄的酬劳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也让资深的武师无法养家糊口, 导致行业里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少。 陆晨在网上看到某些导演是这么说的:“现在能吃苦的年轻人也少了,以前做武行的人身体素质好,可以为了一个镜头从二楼直接跳下来,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吃苦把武术练到非常精进的地步,想在行业里找个武功非常好的替身也挺难的。” 这话明显就是在放屁! 你把工资调高点,你看有没有人来拼命! 当然, 国足那样的,当他没说! 当然, 除了这三个原因之外, 还有工业化流程的制作方式下, 很多导演只喜欢跟同样的团队合作,来来回回都是一样的人,观众也难免会看腻, 有一些武打戏拍得还不错的新人,因为入不了主流的视线,空有想法实现不了。 比如。 演员的武打戏都推给武替。 “短平快”的制作流程, 不仅导致动作指导没有时间打磨动作,也让没时间训练的演员,呈现出的效果差强人意。 有追求的剧都是照着电影的模式走,动作组提前进组设计重场戏的动作, 演员提前进组参加训练,但现实是,能够做到这点的剧组不到一半。 而且能够参加训练的大多也都是新人演员或男三男四之类, 主要演员即使想练, 也未必有时间, 很多时候都只能拍摄时现场教一下他们。 当然,还有更多演员, 已经默认武打戏是武替的工作, 凡是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武打戏,要么要求动作组降低难度, 要么一句“不会做”就把导演怼回去了。 例子网上一找一大堆。 “比如剧组都打好了光,动作指导也示范完了动作, 就等某个小鲜肉做个动作就行, 结果一堆人等着,那个小鲜肉竟然说等他打完那把游戏了再拍。” “还有某位总演霸道总裁的流量演员,拍戏从来叫不动,几乎没按时开过工,稍微一超时就跑得不见人了,拍武打戏的时候,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让改动作。”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这些林林总总的奇葩遭遇让无数动作导演早已变得“佛系”, 这些导演深知他们这样的职能部门都是为演员服务的, 所以再遇到这样那样不合理的要求,他们也不会争辩什么, 演员愿意做动作,他们就出演员愿意做的方案,演员不愿意做,或者身体协调性确实太差,他们就调整成演员能做的方案。 其实, 在陆晨看来,打戏的没落只是暂时的。 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创作者重视,也不是拍不好武打戏。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 陆晨就觉得拍得还不错, 这部戏拍了七个多月,武打戏很多演员都是亲自上,而且是拳拳到肉,相比业内其他作品,已经非常精良了。 在加上如今观众频频吐槽武打戏, 在陆晨看来,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说明大家开始关注到这一个现象,当观众不买单时,老板肯定就会慎用那些团队,也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也许在后期拍摄的时候,就会多给动作团队一些时间,让他们打磨出更精彩的打戏。 因此,在陆晨看来。 武打戏的没落只是暂时的, 只要给够创作者时间和空间, 也许再过个十年八年,又会唤起大家对于功夫片、武侠片的热爱。 这就是如今《莲花楼》的武打让观众觉得非常震撼的原因, 特别是成亦的武打, 可以用“惊艳”两字来形容。 看看。 惊艳! 实话实说,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武打动作真心算不上惊艳。 往后推十年。 能做这些动作的演员比比皆是。 至于现在的话, 还真挺惊艳的。 虽然和真正的练家子比起来,这位演员不是专业武术人士。 他自己也说自己打的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武术。 不过。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正的武术主要作用是攻击和防卫,力量感过强,如果不经艺术设计,可能荧幕美感不足。 而如舞蹈这种形体艺术,又可能过于柔美而缺乏力量感。 《莲花楼》的武打,却能兼具美感和力量感,打出了让人想看的吸引力,仿佛真的是武侠里的天下第一、世外高人,力道十足、形态优美、动作流畅、大气潇洒,实属难得! 叶永找的演员。 价格很便宜。 演技很优秀。 这样的人,是最适合《莲花楼》的人,所以叶永直接就定下了男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