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统的忧虑-《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3/3)页

    他便明白,此信定然不简单。

    一言而落。

    上首的诸葛亮遂也是面色轻松,缓缓挥着扇公示着:“此信乃是子龙将军长子统,奉命携本部攻略东三郡,以配合我军主力争夺汉中郡所送来的。”

    “信间所述,言自平定东三郡后,当地些许豪族不甘死心,私下还暗中联合起来相互勾结曹军入境。”

    “以图在趁机夺回东三郡的归属。”

    “啊?”

    此话刚落。

    右侧的一为长相俊秀,身长八尺,身着衣冠华服的一位青年士子忽然间面上就有些紧促起来,连忙拱手相问着:

    “军师,那东三郡现今处境?”

    此青年也正是原史上的蜀汉四相之一,蒋琬。

    一言相问。

    此时间,两侧其余诸人都不由一致的紧张起来。

    这些人作为能够受到诸葛亮所挑选而进的官吏,基本的眼光能力还是很出色的。

    他们自然也能窥破出东三郡对于己方的重要战略意义。

    此刻忽是听闻了曹军大举来袭的消息。

    且还有当地豪族暗中勾结时。

    众人的面上不由一下子就惊惧了起来。

    生怕到手的城池得而复失!

    直至诸葛亮徐徐说着:“诸位勿忧!”

    “据信中的汇报,阿统提前窥破了其中阴谋,并携众大破曹军。”

    “曹军眼见偷袭无果,各部遂也仓促退回了南阳郡屯驻。”

    “现东三郡已经是重新转危为安矣!”

    此言落下。

    诸人担忧的神情方才各自徐徐缓了下来。

    紧随着。

    诸葛亮面向众人,似是有考教之意,遂面露轻松之色,直言道:“阿统信中言,关于欲勾结曹军的各当地豪族以及其膝下亲眷几乎是全部落网。”

    “现请示究竟如何处置?”

    话落至此处,诸葛亮一脸似笑非笑的问询着:“诸位以为呢?”

    “针对此可否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

    阶下左右两侧都稍作了一番沉寂。

    诸人似是在脑海里沉吟了一番后。

    此时,左侧似是有一人身着士人服饰的中年杨仪,面上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之色,不由当先拱手说着:

    “军师,仪以为,对于宵小反叛之徒,当予以施用雷霆之势处决。”

    “若是手段太过柔和,恐无法震慑暗中所潜藏的野心勃勃之人。”

    此话稍落,杨仪顿了顿,随即语气就颇为严肃起来,面上也无比狠厉的说着:

    “仪建议,尽数将叛贼们的亲眷一齐押至成都,然后当众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这番话刚一出落。

    府间诸人都不由各自以异样的目光看向杨仪。

    他们都没有想到。

    杨仪看神态,也似乎是宅心仁厚之人了。

    却竟然会在此刻提出处以极刑的提议。

    但此话方落。

    诸葛亮也依旧是不动声色。

    并未否决,也未同意。

    诸人再度沉吟一阵。

    一侧的另一人才俊董允方才拱手高声道:“军师,允有不同的见解!”

    “哦,休昭请说。”

    待得到了首肯。

    董允清了清嗓子,遂也直言道:“此提议允以为或许有不妥的地方。”

    “首先是上庸距离成都有千里之遥。”

    “其间又道路不便,若是押解至成都,其中所发生的变数也将不可预料也!”

    “允以为,不宜押解至成都处以极刑。”

    “而应当提前制定好处置手段,直接在上庸面向当地士民处置,或许更能震慑野心之人。”

    一语落下。

    董允遂又继续说着:“其次,以允之见,处以极刑也太过不好。”

    “主公一向推崇仁义,若是对当地勾结曹氏的豪族亲眷都一应处以极刑,或许会有损主公的声誉呢。”

    话语落于此。

    听闻着董允这一番番话语后。

    诸葛亮的面上也渐渐是流露出了些许笑意。

    沉吟片刻后,遂徐徐相问着:“那依休昭之见呢?”

    闻言,董允随即郑重提议着:“军师,允以为,当诛杀首恶就好,至于其余亲眷人员,也不必都全权处以极刑。”

    “只需发配便好!”

    “如此,既能威慑当地豪族勿生异心,也可保全主公仁义之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