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统的忧虑-《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2/3)页

    但郑重思虑一番。

    却还是决定劝诫调离孟达。

    概因刘封现在身份特殊。

    乃是刘备所认的假子。

    在这个时代,假子不同于义子。

    义子只是单纯的领养关系。

    似百年过后的继承权,若有嫡系亲子的话,那这是没有继承权的。

    可这假子身份却不一样。

    刘封本就是当年由于刘备年纪过大,膝下又无子嗣,方才会领为假子,以待百年之后以为继承基业的。

    就这等特殊身份在。

    现在的赵统人微言轻,单凭这一席话又如何就能决定刘封不都督东三郡间的事务呢?

    别说他了,即便是诸葛亮,恐怕也无法阻碍刘备的决议。

    故而。

    赵统此刻方才觉得调离孟达,或许才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处置措施。

    但他也不知刘封与其他人合作,是否会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索性也在信间继续向军师诸葛亮推举了蒯祺。

    首先,此人先前便是房陵太守。

    对于东三郡当地的各项事务甚至是风土人情都已经了如指掌,无比熟悉。

    重新上任。

    便不用在花费时间去熟悉考察。

    而是可以直接对症下药,颁布各项有利政策。

    但赵统也考虑到了先前自己刚携部杀至城下时。

    蒯祺曾是执意不降。

    他也特意提醒了诸葛亮亲自考察其是否可用。

    赵统相信。

    以诸葛亮的能力,只要能够重新启用他自己的这位大姐夫,那忠诚度方面大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至于任人唯亲!

    这倒是不存在,大可放心。

    赵统熟知历史,知晓即便是原史上执掌了蜀汉军政大权,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也只是在一步步的带领这个国家步步发展壮大。

    为这个政权殚精竭虑着。

    却也并未去谋取任何的私利。

    直至去世时,家中也不过是唯有八百桑田罢了。

    待书信送离过后。

    赵统思索一番,遂又再度提兵书写而起。

    他这封书信则是要呈递给同为军师,现今协助关羽镇守荆襄的庞统。

    信间内容也简便了许多。

    就是提醒庞统,若是日后掌管东三郡有了新的人选后,务必要时刻注意此地的种种情况,以免境内出现差池。

    之所以是写给庞统而不是主将关羽。

    赵统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思量。

    首先是自己于庞统交情更为深厚。

    其次就是或许告知庞统,他会更注重此事,而关羽可能很容易就忽略了。

    自己一介小辈的言语,他也未必会挂在心上。

    将这桩事件徐徐结束过后,

    赵统方才是长舒了一口气。

    他现在已经尽可能的将上庸之后的隐患降至了最低。

    最终东三郡究竟是否还会犹如原史上那般失而复得。

    那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呢。

    忙活完这番事务。

    赵统依旧是组织诸将操练着将士。

    并且重新将上庸外围防线的防御安排布置了一番。

    令南阳郡方面的曹军稍有风吹草动。

    己方就能迅速得知!

    而多日过后。

    益州首府。

    成都,军师府。

    此刻,诸葛亮居于上首,阶下的左右两侧各自立着些许身着衣冠的士人。

    他现在手拾着掌中的书信徐徐查阅着。

    随着刘备亲自携众亲征汉中过后。

    便将后方一应事务,甚至是自家的左将军府事也一并交给了诸葛亮所打理。

    半响后。

    诸葛亮方才是放下了手中的书信,右手重新拾起鹅毛羽扇轻轻挥了起来。

    “军师,不知此信又是何人所送而来?”

    待片刻功夫后,一侧作为益州本地难得受到重用的蜀郡太守杨洪不由先行拱手相问着。

    由于扬武将军,蜀郡太守法正已经随军北上。

    为了维持蜀郡间的稳定。

    诸葛亮遂也是重新任命了杨洪为行蜀郡太守,暂时代管境内事务。

    现在一向擅长察言观色的他,瞧着诸葛亮查阅着这封书信,时不时的就会轻微点头以示附议,面上带着一点微笑般的笑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