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君臣互诉衷肠-《梦回大隋之我为隋炀帝》


    第(3/3)页

    “时文,快快起来说话。”杨英一把将这个小舅子拉了起来,“此次朕便依你,两年之后再兴兵征伐高句丽!”

    “陛下圣明!”萧瑀大喜,眼下的大隋内部可谓是千疮百孔,哪里还能继续折腾下去?

    “时文啊,是病皆有因,若非对症下药,怕是难以消除祸根。依你之见,这义军四起是何缘由?可有平抚良策?”

    杨英见萧瑀已经对自己原本的那些芥蒂之心已经去除,这才将话题扯到正题上来,问询他的治国意见。

    “陛下,臣以为如今叛军四起,其因有三。”萧瑀听到杨英问及,显然早有准备,略加思索整理,便一一道出。

    “其一,陛下建洛阳,修运河,征徭役,造战甲战船,虽是为国,可却是劳民伤财啊,已经动了朝国之根本。

    自陛下登基至今,据中书省所报数目统计,累计动用民工已逾三千万人次,几乎所有青壮年男丁皆都服徭役。”

    萧瑀一边小心的说着,一边暗中观察杨英的脸色。他生怕自己一时兴奋,大意之下被陛下所不喜,丢了头颅。

    这可是在打陛下的脸面,他能不和自己计较么?只是他看杨英面色虽然暗淡,可眼眸之中略带自责,便深感心安,继续说了下去。

    “青壮年皆服徭役,土地必定荒芜。大动土木,必定会增加赋税。再加上近几年北方土地干旱,虫灾严重,百姓已无生路。

    百姓者,但有一丝希望,也绝不敢轻易反叛朝廷。可当造反生存下去的几率比当安分守己的百姓还要高的时候,则其必反。……”

    萧瑀毕竟曾在中书省待了那么久,对于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工程量十分清楚,那些钱财的消耗,肯定最后都是有寻常百姓买单了。

    杨英听着,也沉默不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