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君臣互诉衷肠-《梦回大隋之我为隋炀帝》
第(2/3)页
“哎,时文有所不知,朕征伐高句丽,实在是迫不得已啊。”杨英长叹一声,眼神显得有几分落寞。
对于东征高句丽的一些想法,他倒是能够自杨广的记忆中找到,除了好大喜功为了颜面之外,确实另有缘由。
此时为了缓解萧瑀的怨隙,争取其能够全心为自己效命。他故意将脸色一收,面露有苦难言之状。
“朕伐高句丽,其因有三。其一,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冤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焉能不服王命?
其二,高句丽非但不纳贡称臣,还屡次骚扰契丹等番邦小国,实乃挑衅我大隋脸面,焉能纵容之?
其三,若那高句丽王真的彻底独立出去,势必会与突厥勾连,则陷我大隋整片北方土地尽于狼口之侧,让朕如何睡得安稳?
朕也知道,自寡人登基以来,先后征伐吐谷浑汗、林邑、契丹、突厥、琉球,已经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甚至有不少义军突起。
只是边境不安,如何治国?朕所以出兵百万之众,便存了一举灭绝高句丽之心,好以儆效尤,彻底震慑其他番邦。
若能如愿,国中内部矛盾倒也容易缓解。只是不想这百万雄师,竟然会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实乃朕之过也。……”
杨英一边说着,一边表演,渐渐的竟然入戏了。想起那些丧命他乡的士兵,悲从中来,竟然有热泪滚落。
“陛下!……”萧瑀见状大惊,上前一步跪伏于杨英脚下。“是臣愚昧,这高句丽确实该伐。
只是如今东征失利,dong突厥再次动兵,国中义军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臣恳请陛下,暂缓两年,再兴兵高句丽,否则国将不国啊。”
萧瑀曾身为内史侍郎,浏览天下文书奏章。只知晓自陛下登基以来,百姓之苦,一心只想能够让陛下安定几年,以平民愤。
却不想陛下时刻惦记着边境安危和大国颜面,心中略感愧疚。此时君臣坦诚相见,心底原本的那丝芥蒂也渐渐消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