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倭人心思-《苟出一个盛唐》


    第(1/3)页

    长门国丢失,唐军正式踏足本州岛。

    从九州、四国、长门败退的倭人,不断散播着恐惧。

    倭人朝堂争论不休。

    在亡国灭种的大祸面前,倭人也分化为两派,主和与主战,一些开明的权贵认为,唐军两万,加上水军也才三万,并没有灭亡倭国的准备和野心,只要把九州割让出去,向大唐称臣纳降,就可以稳住唐军,然后抽调所有力量,集中对付王审知。

    他们已经看出王审知才存了灭国之心。

    倭人对大唐普遍有敬畏之心,其上层权贵更是大唐文明的忠实拥笃。

    军事胜利总是会带来政治红利。

    唐军在九州、长门无敌的气势,已经击碎了他们的信心。

    当然,有主和派就有主战派。

    倭人天性中兼具着恭谨与狂妄。

    他们认为凭借平安京的六七万大军,再招募全国武、士,未尝不能与大唐一战。

    即便平安京战事不利,也可退居关东平原,以飞驒山脉正面抵御唐军,以水军海贼侵袭唐军粮道,积小胜为大胜,振奋国人士气。

    而且唐人远来,必不能久留于倭土。

    不过倭人大权都掌握在藤原忠平手上。

    主战派多是地方豪强,推源经基为首,欲借此战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而藤原忠平也不能真与主战派闹僵,因为倭人朝堂掌握的军力连海盗都对付不了。

    还要靠这些豪强的武士们抵抗王审知。

    双方在醍醐面前争论不休。

    醍醐自从登基以来,压根就没有实权,一向是藤原家的傀儡,过着醉生梦死的“风雅”日子。

    对国中剧变,力不从心。

    每天被两派人拉出来,争来吵去。

    矛盾累积到一定地步终究会爆发,地方豪强与武士团体的崛起,对倭国朝堂已经形成巨大冲击力。

    不知不觉间,藤原忠平便成了倭人嘴中的国贼。

    小胜王审知的源经基成了倭国的英雄。

    就在倭人朝堂争论不休的时候,刘知俊率军再败平良持,收周防、安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