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倭人心思-《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但进兵备后国时遭到顽强抵抗。
此地三面被山地包围,处于山阳道的中间位置,南部与海港相连,即是军事重地,亦是交通中心。
而且防守此城的将领,为平安时代第四代征夷大将军藤原忠文。
倭国历史上的平将门之乱,主帅便是此人,以六十八岁高龄讨灭平将门。
历任纪伊、播磨、赞岐、摄津、丹波的地方守备,本在丹波防御唐军水师从北面突入。
但正面战场上的一趟糊涂,令这员老将不得不出马。
藤原氏作为倭人最大的门阀,族中掌握的庄园土地和武士,自然比别人多。
而且藤原忠文防守备后,不仅依托山势,还依托水形。
外海的制海权被王审知夺走,但濑户内海沿因其独特的地形和水文,福建水军屡次遭到藤原忠文的伏击,备后、备前一带的海域在倭人掌握之中。
从这个“备”字,就可以看出备后、备前对平安京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代,五胡乱华,大量沿海汉民入倭,客观上促进了倭人文明的发展。
平安朝好歹跟大唐学了两百多年,出一两个拿得出手的将佐不足为奇。
陆地上,天策右军勇猛无敌,但被倭人水军撤着后腿,施展不开。
藤原忠文遣派藤原秀乡精锐武士势力、藤原纯友的水军海贼势力,绕海而袭击唐军之后。
屡次袭破关押青壮、女人的营寨,骚扰粮道,给前方的刘知俊带来不小压力。
备后国的山势比长门还要险峻。
顾全武的水军皆是大船,不利于濑户内海的水形。
唐军的进攻告一段落,刘知俊虽然对外凶残,对内却是极为体恤部下,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出生入死。
每逢大战,必亲临前阵,以窥敌之虚实,见山势城池险固,也就暂时停止猛攻,派出斥候日夜哨探。
王审知在四国岛上休整了一些时日,后方的辎重、援兵到来,军势复振。
现在也到了他们出力的时候,不然凭什么伸手拿倭国的膏谀之地?
备后备前难打,王审知没那么伟大,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服从大唐的利益,而是突然一击拿下淡路国,挤走源经基的前沿部队,夺得进攻摄津的前沿基地。
淡路国如同一把刀子,抵在播磨与摄津之间,历来就是倭王的御食之地。
穿过北面的明石海峡,可攻入摄津,直取京都,亦可西渡纪淡海峡,攻入畿内道腹地,往倭人软弱的腹部狠狠插上一刀。
这可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