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考核制度-《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第(1/3)页

    甘露殿中。

    随着李渊话音落下,有了片刻静默。

    几息后...

    李世民坦然一笑,道:“确实如此。”

    他并不好奇太上皇为何会这样说,反而可以说他早猜到会有这一幕。

    太上皇不傻,虽说最开始被自己架上去了,但以太上皇的见识,绝对能在与太子交谈后猜到真相。

    甚至,更早一些。

    这时若是自己装傻,才是自取其辱了。

    而李世民的果断承认,也让李渊满意不少。

    勇于承认弱点,也是一种优点。

    “赏罚分明的关键,在于制定考核。”李渊缓缓开口道。

    “考核?”李世民微微一愣,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在唐朝,官吏的考核制度已经较为完善。

    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京外官的考解会集中送到尚书省,御史台和诸道观察使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就要将所访官吏的功过善恶申报考功,且根据内外官距京师路程的远近规定呈交考解的时间。

    流内官,也就是有正式编制的官员,他们的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对所有官员的德行要求。

    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部门不同工作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才能方面。

    最终二者相加,分为九等。

    流外官,没有正式编制的官员,他们的考核会简单许多。

    主要分为四等,而考核标准也基本一样。

    当然,包括一些特殊官职,如‘博士、助教’也有单独考核标准。

    如果有官员是因皇帝一言而定,他们的考核标准甚至会更高。

    同时,朝廷还会根据经济、政治等需要,临时制定考核。

    从这方面来看,唐朝的考核制度可以说超越前朝无数。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听见这个答案后,会有些不可置信。

    这种感觉,就像是打王者荣耀,你神装打不过别人两件装备,完事别人告诉你,输在装备上....

    这么抽象的?

    李渊看着李世民呆滞的模样,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片刻后,缓缓吐出八个字。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轰’

    仿佛晴空霹雳,天降巨响。

    尘封的大门被推开一条缝隙,透过刺眼光芒。

    李世民整了整衣衫,面容严肃道:“还请太上皇解惑!”

    一旁,起居郎老刘握笔的手开始颤抖,耳朵高高竖起,双眼不敢挪开一秒。

    他能感受到,这一笔......重如泰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