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话间,她已经将生米浆和熟米浆搅拌均匀。 梅涣青那边则将盖在蒸屉上的抹布揭开,然后弯腰往锅里瞅了瞅,说道:“水开了,可以开始了。” 田氏立即取下铁盘,用刷子将铁盘表面刷上了一层油,接着拿起大马勺舀了一整勺米浆倒入四方的铁盘里,随即放下大马勺,两手握住铁盘两边的中间部位,开始左右晃动铁盘。 随着她晃动铁盘,铁盘上的米浆顺着矮的地方流去,然后逐渐将整张铁盘铺满。 待米浆摊开均匀后,她立即将铁盘塞到了蒸屉里,又开始摊第二张铁盘。 顾乔注意到,他家这蒸屉是特意为了做盘子粉而打造的。 这蒸屉和平日里整馒头的那蒸屉完全不一样,它像是个凸起来的大锅盖,若是从正上方往下俯视,造型就像是铜钱,外圆内方。 圆的部分与灶平齐,恰好可以扣住铁锅。 方的部分是凸起来的,大约两指高,左右两侧和后方是密封的,正前方开了口,能看见一共有两层。 铁盘子恰好可以从前方的口推进去,然后放平。 等两张铁盘都放进去后,再将蒸屉上搭着的布往下罩住,这样就是一个高温密封的环境。 而在等待盘子粉出笼的时候,田氏也没闲着,继续用剩下的铁盘子摊匀米浆。 顾乔数了数,他们家一共有六张铁盘。 她感觉四张铁盘就完全够轮换着用了,可她舅舅家这一套却有六张铁盘,羡慕不已的同时又有些疑惑,这是一套的话,另外两张属于备用? 但很快她的疑惑就解开了。 从蒸屉里拿出来的铁盘很烫,还冒着白色的水汽,暂时不能直接将粉皮揭下,而是连同铁盘一起放到了旁边的空桌子上。 等到第二锅铁盘出炉的时候,最先出锅的那两张铁盘的温度才降下来,杨氏才开始去撕粉皮,但这样干等着第一轮的盘子进蒸屉就未免太浪费火力,所以最后两张铁盘就派上了用场,直接放入了蒸屉里。 而杨氏这边的盘子粉也不是像那日他们做红薯粉一样用冷水泡,而是揭开后挂到了竹竿上。 “三外祖母,为什么要把粉挂在上面啊?”沈晚好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