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节 朕丢不起这个人-《明末有钱人》


    第(2/3)页

      崇祯瞥了姬庆文一眼,说道:“朕圣明?朕要是真的圣明,也犯不着养这么许多干拿俸禄、不干实事的官员了!你姬庆文进来之前,朕已同他们讨论了整整一天了,从大学士到六部侍郎到翰林学士,这么许多官员,竟拿不出半个主意来!”

      说罢,崇祯恶狠狠地向乾清宫外站着的文武百官们瞪了一眼,将他们无不瞪得浑身一缩。

      又听他说道:“你们拿不出主意来?没问题,那是你们才疏学浅,是朕瞎了眼,怪不到你们头上。那就每人给你们罚俸一年,充做军费!”

      这满院站着的官员,虽都是大明朝的朝廷命官,各自情况却都各有不同——

      有些官员乃是世家子弟,家里有钱,原本就看不上朝廷这点俸禄,因此对这样的惩罚并不放在心上;

      有些人做官做得精了,自然有别的生财之道,也不指着每年那几十石的俸米过活,只求不要免去现在的肥差,便已是兴高采烈了;

      而那些清贫些的官员,既没有家里的接济、又没有外人的孝敬,罚了这一年的俸禄,搞不好自己就得去喝西北风了……

      崇祯元年的新科状元刘若宰便是这样的人。

      他在翰林院做了三年的庶吉士,虽然前途广大,却没攒下半两银子的积蓄,一听皇帝要罚自己的俸禄,顿时着了急。

      所谓“急中生智”。

      刘若宰情急之下,脑子忽然开了窍,上前半步道:“圣上,臣有一策,可退敌寇……”

      “哦?你既然有良策,为何不早拿出来说?偏要等朕动了真格的,才肯讲吗?”崇祯斥道。

      刘若宰低着脑袋,咬牙道:“臣岂敢,而且这主意也是臣刚刚想出来的,恐怕还有些不太成熟,说出来要是不对皇上的脾胃,还请皇上不要责罚微臣……”

      “什么脾胃不脾胃的?现在是谈论饭菜的时候吗?你有什么主意,就快讲出来,少卖关子!”崇祯道。

      于是刘若宰整理了一下词句,说道:“臣揣度皇太极虽然气焰嚣张,却没有什么大志。听说是因为辽东大旱,满洲人又不懂耕种之法,我朝又关闭了互市的口岸,因此粮草接济不上,才铤而走险,入关之后也不过是为了劫掠些钱粮而已。故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