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节 造反的代价-《明末有钱人》
第(2/3)页
洪承畴说着几句话的时候,语气极为平淡,似乎是在描述一件理所当然、极为平常的小事,听得姬庆文后脊梁一阵阵发凉。
支吾了半天,姬庆文才又说道:“可是他们现在已放下武器、真心投诚,只要本乡本土的官员多加教化,想必是不会再附逆为恶了……”
“这便是下官主张诛杀他们的原因。”洪承畴说道,“大人不妨想想。这些人造反谋逆之后,只要放下武器,便能重做良民。那他们造反的代价岂不是太轻了吗?不就是在向其他灾民宣布,没饭吃了,就可以去当强盗、当反贼抢官府、富户的粮食;吃饱喝足了,放下兵器,照样当他的良民?这样一来,天底下,谁还肯老老实实地耕田种粮?”
这番话虽然三观未必端正,逻辑却是异常严密,说得姬庆文竟想不出半句反驳的话出来。
可洪承畴还没说完。
只听他说道:“这些乱民跟着贼人作恶,只要聚众行凶、抢劫富户,那就能得到自己一辈子也赚不来的钱粮和财宝。他们手中已捏过了杀人越货的钢刀,又怎么可能再放下钢刀再捏起镰刀、锄头,老老实实地在田里耕种呢?”
最后,洪承畴略微抬高了嗓音,总结道:“大人昨天当众斩了知县蒋耀。哼!他贪赃枉法、逼良为反,该杀!大人杀得好!可大人现在这样妇人之仁,其实是在‘诱良造逆’,大人的 罪过比蒋耀未必小到哪里去。还请大人留意。”
一番话说完,洪承畴面色沉静地向姬庆文深深一揖,似乎是在劝导而非是在顶撞他。
其实姬庆文也不是那种圣母心泛滥的人,扪心自问也觉得洪承畴话语之中极有道理,可他看着那些跪倒在地的农民,一个个灰头土脸、面黄肌瘦,仿佛一条条被刷干净了鳞片等着开膛破肚的鱼,心中顿时又升起恻隐之心来……
于是姬庆文用带着几分哀求的语气,对洪承畴说道:“洪大人,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可这样大开杀戒也未免太……不如这样,我们废些心思,将他们甄别一下——对那些反复作乱的,自然是当头一刀;若是头回造反的,将他们责打一番、让他们长长记性,也就是了。”
洪承畴低头想了想,虽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也算是松了口,说道:“姬大人宅心仁厚,就怕这些乱民不能体会大人的一片苦心。唉!只是这事我做不了主,下官先暂时停止行刑,大人同巡抚刘大人商量完毕之后,下官再奉命行动……”
说曹操,曹操就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