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湘君在空荡的大堂里喊道,随后用手推着轮椅的车轮,来到门前把它给敞了开来。 原本是想问问下人吕俊儒的去向的,但是事实上吕俊儒根本没走。 而是在拂柳别院里找了两口大水缸,用拖地的扫把蘸水在地上笔走龙蛇的写着什么。 “喂,谁允许你在我院子里涂涂抹抹的?”陈湘君拿起旁边的水瓢就朝着吕俊儒砸了过去。 “诶呦。”只听得咣当一声,吕俊儒吃痛停笔,哀怨的回头,委屈道:“湘君你干嘛?我没涂涂抹抹,这个叫正气歌。 我写的正气歌,就算是在玉京府城也是价值千金的存在。” “正气歌?那是什么?”陈湘君微微皱眉。 闻言,吕俊儒来了精神,凑到陈湘君跟前眉飞色舞。 “话说这天地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型。在下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星辰。 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时运艰危的时刻便会被文人跃然纸上,垂于丹青。 这可是文庙的先贤们创造的独特方式,那来头可大了,以我现在的才气,只能临摹百分之二十,但却也足够镇宅安家了。” 听到吕俊儒这么说,陈湘君满脸怀疑。 “文庙是什么?你是往他们脸上贴金,还是往你脸上贴金呢?你这臭小子,才几年没见就在我面前摆谱装神秘了。 要真是那么神,为何在我看来平平无奇?你的水迹都快干涸了欸!” “湘君你怎么说我都可以,但不能折辱文庙的诸位先贤!你可知天下何物最锋利?不是宝剑,是书生手中的笔杆! 文庙是天下读书人的势力,承载支配着世界的文化,连诸国都得礼让三分。 甚至在咱大乾的皇庭中,也有文庙之人入朝为官,匡扶天下正义。 至于这水迹虽干,但文气却始终未散,湘君你听我给你讲.......” “够了,烦不烦,我不想听。如果你来找我只是过来说教的,那你立马离开。” 陈湘君不耐烦的打断吕俊儒的话。 “别别别,我不写什么正气歌了,这就给你讲这些年我遇到的奇人异事。” 吕俊儒讨好的来到陈湘君对面,两个人沏茶洽谈,渐渐的日头西斜,转眼就来了下午。 “天色渐晚,虽然咱俩从小一起长大,但孤男寡女终究是怕落人口舌,耽误了湘君你的名节。” 吕俊儒率先起身,拱手告辞。 “你老是这样,干嘛那么文绉绉的?再说了,在这青阳县,我还有名节吗?呵呵,全都被那两个贱......算了,你要走就快走吧,大晚上的没事别出来瞎逛。” 陈湘君欲言又止,开始挥手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