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边打边谈-《风雨大宋》


    第(2/3)页

    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道:“这个时候插手,陛下,臣以为宋人的目的不只朔州,当在大同府!”

    魏国王贴不道:“若是有意于大同府,不当在这个时候。应该在陛下大军未近之时,派大军迅速抄后路才是。现在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宋国莫非是有意与我这个时候国战?”

    耶律乙辛道:“与重元战了五年,国力消耗,宋国若是此时与我们国战,也说得过去。”

    耶律仙童出列,拱手道:“依臣看来,南朝并未做好与本国大战的准备。南国刚刚攻灭党项,虽然战事顺利,损耗终是不少。西京道周围,无非是杨文广、赵滋、刘几、贾逵几路大军,约二十万人。陛下亲率四十万大军,若再加上重元所部无主可依,归降而来的人马,宋军莫非认为自己一人,可以胜过本朝数人?此事怎么想,也没有大打的道理。”

    耶律洪基点了点头:“大王所说极是,宋国此时并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

    耶律仙童道:“陛下,此事还是要跟南朝交涉,看他们是何说词。已经打了五年了,再打下去实在难以支撑,若能和平,就不要擅兴战事。”

    耶律乙辛道:“可宋朝已经占了朔州,吃到口里的肉,岂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耶律仙童不语,默默地重新回到了班列。

    耶律洪基正是年少英发的时候,耶律乙辛话一出口,便就觉得胸中的怒火差点遏止不住。不过一看下面大臣俱都沉默,把怒火重新压制了回去。宋军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是一回事,但若是只守朔州,契丹同样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若是贸然发动大战,被宋军反手打回来,那可就大事不好。千辛万苦才打败了重元,这个时候一旦失利,形势就会动荡。

    想了又想,耶律洪基道:“宋国意欲如何,也难猜清。还是先派使节,去责问宋朝。若是宋朝把朔州交回来,一切好说。若是强行不交,我们再理会。”

    众臣一起拱手称是。

    耶律洪基道:“便以北院大王和参知政事吴湛为出使宋国之使,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