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胡悠为理想而亡,或许死亡的那一刻,胡悠的心都是平静的。 自己呢? 段琪琛枯坐在书房,他的心能平静吗? 想来是不可以的。 —— 段嘉嘉的签售会完满结束,出版社非常满意。 尤其是第二天的宣传,更是让不少人都写信或者打电话问出版社绿袖什么时候再举行签售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今天同样有收获的不止段嘉嘉,李长淮的成果也不小,当天就订下了几套硬件,打算带回去试试。 “上次你见过的那几个人,还记得吗?”李长淮问段嘉嘉。 说的当然是她去京城那次见到的。 “陆东明?”段嘉嘉对陆东明的印象比较深。 “对。”李长淮点头:“我们现在开网吧也卖电脑,但是越了解其实越清楚,如果做组装电脑的话,其实能赚得更多。我们是打算除了卖一整套的品牌电脑之外,还做组装电脑的生意。等以后,说不定可以成立自己的品牌。” 这样的话,如果被别人听到,估计会嘲笑他们几个年轻人异想天开。 但段嘉嘉是无比支持李长淮的。 只是有些奇怪地说:“我记得你之前不是更喜欢研究软件编程吗?怎么现在还做起了硬件的事情?” 李长淮笑道:“我也要了解现在硬件的参数。再说,这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可以试试,还能更了解现在市场上的硬件更新。说实话,我觉得电脑这东西,如果现在不着急用的话,都不需要买。” 陈峥年坐在对面吃花生米,听到这话好奇地问:“怎么说?” “按照现在的环境看,电脑产业加入的人很多,投资也很大,而且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比较高。如果是富裕不差钱的情况下,我觉得无所谓,想买就买了。但如果暂时没什么需求,也不富裕的话,不如再等一等。这种电子设备就像是工厂里的大型机器,当出现了新一代的产品,旧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有的甚至会被淘汰掉。这种规律适应于绝大部分工业产品。” 李长淮觉得,随着硬件的提高,软件编程方面能发挥的作用肯定越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你也不着急的话,过两年再买。那个时候电脑会因为制造商的加入和硬件的提升,有一部分会降低价格。不过这个降低还不至于降太多,最多在五百到八百这个区间。” 这个价格放在有钱人那里不算什么,但这桌上的几个人,除了段嘉嘉真的称得上是经济自由,另外三个还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对了,我这次去的时候还遇见了一个制作电脑特效的团队。”李长淮对胡莱说:“这是对方的联系方式,他们之前是在好莱坞工作,不过那边华人的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