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的底色-《兰芳》


    第(3/3)页

    这个问题,赵学宁从兰芳公司后期就开始思考,也不断的打草稿。

    最终,他决定以中华国族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为主,构建一个属于兰芳的官方思想体系。

    这里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国族思想。

    在赵学宁的构想之中,便是在中华疆土范围内,以国家为基础,创造一个国族概念。

    接受彼此样貌上的不同,从统一语言和文字开始,再到统一生活习俗,用教育、军旅生活、思想宣传等各种温和的方式渐渐构筑一个国族共同体,一国即一族,入我国籍,受我教化,即为我国族人,无分出身何方。

    一代人完成不了,那就两代,三代。

    只要坚持这个政策不动摇,两三代人之后,无论语言文字还是生活习俗,都能得到统一,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赵学宁打算创造一个足够宏大的框架,一个足够容纳所有人的不同意见的框架,大幅度提高整个大中华地区人们的最大公约数的上限。

    国族思想一旦确立,即成为大中华地区的最大公约数,在这个民族主义尚未形成的年代,只要动作足够快,教育力度足够大,赵学宁认为至少在传统大中华区域贯彻落实这个概念并非难事。

    如此,取代儒教思想成为官方主导思想,从而将整个南洋地区纳入中华本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至于民主共和思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中华国族思想可以为未来的国家构筑地基,那么民主共和便是未来国家的政治建筑根基。

    用民主共和取代集权帝制是他的理想,除此之外,注重科技、注重军事发展,以此取代僵化的儒教思想,也一条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

    怀着如此宏伟的愿望,赵学宁在忙碌的公务期间,抽出时间,开始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将自己的思想全部写成文字,汇总成书。

    传说,每一个帝国王朝的开国皇帝都会为这个王朝奠定一个基础的底色,往后历代皇帝不管怎么变更,都会有无法摆脱的来自开国皇帝留下的底色。

    赵学宁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也是兰芳的建国之父,他认为自己有那个义务,也有那权力,亲手涂抹兰芳的国家底色。

    一种属于大中华的国家底色。

    于是,他奋笔疾书。

    ————————————

    ps:早上吃了一碗麻酱米线,打了一个蛋,味道是不错,吃得也挺舒服,但是没加午餐肉,总觉得不满足,所以不加更了。

    258txt.com      reshulou.com      shumimi.com      kenshuge.org

    3wshu.com      biqugexsw.cn      kanshulang.com      mfxs8.com

    dushutang.com      dushutang.net      01sk.com      dushuqu.co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