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投其所好-《国运特许,先斩后奏》


    第(1/3)页

    只要是人改卷,就有主观意志,一篇文章好不好,考官的主官印象极为重要。

    如果经义的理念得到主考官的认可,中举的事便十拿九稳,如果正好与主考官的理念相左,那文章既是写的花团锦簇,也是落卷、落榜。

    孟行先不急落笔。

    这次主持乡试的是朝廷派下来的大员,自来南阳郡就深居简出,免了一切人情来往,从不参加任何线下活动。

    做出态度,表明为国取士,以此避嫌。

    但消息灵通之辈,早就知道其身份,便能根据其过往、文章、喜好,来判断他的理念,以此投其所好。

    朝廷既派这个人下来,其实也代表着目前朝廷的风向。

    如孟行这般寒门弟子,蝼蚁一般的底层,本来是没有这样消息渠道的,科举考试好似蒙着头撞大运,有实力的部分,运气的成分也很大。

    孟行在中元宴以及百家宴上的活跃,终于也是有了回报。

    昨日百花宴后便不同了,老郡守已暗中派人告知孟行今科主考官是何人。

    要说再多,也是没有的。

    老郡守只是提点、投资,又不是帮儿子上岸,能提点已经很不错。

    不过仅此一消息,就价值千金。

    科举取士,可从来不仅仅是读书写文章这么简单。

    还要关心时事,关注朝廷动向。

    孟行不急落笔,靠在椅之上闭目沉思,给人一种睡过去的感觉。

    他想到早先南阳郡守告知的主考官来历。

    此人是陈国中书侍郎吴林,字中易,清河郡人士。

    “系统,调阅陈国中书侍郎吴林吴中易所有文章。”

    “正在查阅……”

    一篇篇文章出现在孟行脑海之中,小到吴林平日随笔,参加聚会的诗作,大到此人当年科举三试的所有卷子。

    孟行一目十行,重点关注吴林近三年以来所有落笔文字、朝廷奏章内容来了解此人政见。

    没过多久,他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此人是清河党,是主张“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的一派。

    陈国新君即位三年,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新老交替,而清河党已在朝廷之中占据不少席位,可见新君也是新人有着新气象。

    孟行心中已经有数。

    再看“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每个人看待见解不同,有的认为这是大智若愚,有的认为是明哲保身。

    而孟行认为,邦有道则知,这里的有道,极其狭隘,仅仅指自己才能被诸侯国国君重视,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借国君之力被实现,无论是富国还是变法,只是一种士为知己报恩的情结,并未有家国天下的高度和情怀。

    在分封制时代,一级只效忠一级,也就是只知有将军不知有国君,邦有道的道从何而来呢?

    在他前世的春秋末期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魏国培养了大批的知识分子,称士,但是这些士中很多都投奔了敌国,并最终反过来攻打培养自己的国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