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邹妙春动了动嘴,望见自家爹苍老却容光焕发的面庞,忽然喉间酸涩。 他脑海中闪过一段记忆。 “爹,孩儿要改名!妙春、妙春!他们都说这是女孩名!” 爹蹲下身来,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道:“妙春啊,别听他们胡说。”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妙手回春,恩同天地呐!” “爹......爹如今拘于宫中,有些事做不得了,只盼我儿好好学,将来立身杏林,不求名垂千古,但求一身医术妙手回春,造福后世万万代。” “妙春妙春,愿人间无疾,处处妙春啊......” 邹妙春至今仍能忆起爹脸上的失落与憧憬,深深刻在了他年幼的心灵上。 奈何他是个不中用的,比起行医,他似乎在经商上更有天赋。 爹是个明事理的,不曾将心中的志向强加在他身上。 “爹.......” 邹妙春再次开口,声音中隐有苦涩。 邹太医抬手摸了摸邹妙春的头,语气轻松却坚定。 “妙春,若爹这趟回不来了,你在你娘坟边给爹立个衣冠冢就成。” “妙春,你是该为爹高兴的,爹这一趟去,是为了再遂平生愿啊.......” 邹妙春一个中年男人,听到这里骤然红了眼眶,劝说的话到底没能说出口。 “爹,府门外头来了许多郎中,都是自愿追随您北行的热心肠,您要不要出去见见?” 邹太医闻言稍显吃惊,可转瞬间又哑然失笑。 到底是一心悬壶济世的杏林中人呐,这腔热血可不是只他有。 ...... 在邹太医的影响下,太医院和民间的郎中纷纷自请北行。 沈元湛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大感欣慰,此时北境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确实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他当即下旨,若有医者愿意增援武定,朝廷自当给予补助与奖赏,亦代表武定百姓感谢诸位的医者仁心。 韩雅弦打理着乔家的生意,掌管“财政大权”,听闻此事后,她与乔天经商量,便如从前一般化名出资,为此番北行无偿捐赠药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