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楩也是自觉最近自己太张扬乃至张狂了,确实已经引起朱元璋的猜忌,才变得低调。 可没想到,中原还是起了许多流言蜚语。 不过,朱楩在意吗? 冷笑一声,朱楩骑上王福牵来的战马,一脸随意的说道:“如果别人说几句话我们就胆小甚微,不如直接饿死算了。沈先生,交代给你的事,你只管照做就是。就算真有一天本王要造反了,那也不会拖累你的身家性命。放心,冲锋陷阵的时候,本王从来都是身先士卒的。” 沈荣心中暗想,殿下这是挑明了要造反不成?那我可得早做准备了,也要为殿下多筹集更多粮草银钱才是。 然后朱楩就告别了沈荣,率领王福等人,策马往大理城奔去。 至于沈荣是否要告密,朱楩并不在意。 别忘了沈荣是沈万三的儿子,沈万三又是被谁流放的? 恐怕沈荣听到自己要造老朱的反,高兴还来不及呢。 他还会告密?不怕老朱在处理了自己以后,转头就把他沈家诛灭九族啊? 老朱是小心眼,当初处置沈万三的原因就在于,在讨伐张士诚时,沈万三率领百姓拼死抵抗久攻不下。 要不是马皇后给沈万三求情保住一命,沈家肯定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下场。 难道沈荣不怕朱元璋还在记仇?还敢给老朱机会再度挥起屠刀? 所以朱楩根本不怕让沈荣知道自己的野心,也只有让他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沈荣才会更有动力。 “说不得,今后如果想要偷偷招兵买马,还得让老沈去做啊,”朱楩暗暗想着。 朱楩早就想招兵买马了,可如今他哪还敢明目张胆的去做。 他也猜到自己身边还有朱元璋的眼线,比如遍布天下的锦衣卫密探。 所以这次出来都要有所掩饰,更不敢明晃晃的扩充部队兵员。 毕竟他如今的护卫所编制就已经超编了,连最初被册封的九大藩王,恐怕都没有他这种体量。 要是再肆意扩招,老朱也要按捺不住了吧? “现在先不着急,等到来年把那些高产稻种遍布全云南,粮食就不缺了。而且靠这几年我的名望所收揽的人心,加上分散到各处的我的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迟早有一天等我振臂一呼,得有十数万乃至几十万人响应号召。”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躲在幕后继续发展。农业,畜牧业,最主要的还是科技。” “可惜没办法去思摩甸,也不知道龙曲吴勇那边怎么样了,至少要把黑火药给我搞出来啊。” 朱楩一路狂奔的同时,也在不住的想着自己的构思。 他已经开始做铺垫和准备了,朱元璋在猜忌他,他又何尝没有防备朱元璋。 朱楩如今最担心的,就是朱元璋掀桌子不按规矩玩了,若是朱元璋现在把朱楩号召到京师应天去,他还能抗旨不遵吗? 现在还不是造反的时候,若是朱元璋真要把朱楩叫去应天当场软禁起来,朱楩还真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句话,时机不到。 所以朱楩从始至终都很明确的,只准备跟朱允炆掰手腕,一直准备的都是等朱元璋死了再造反。 如果他敢造朱元璋的反,恐怕全军都要哗变,至少麾下明军不会跟随他,反而原地造他的反了。 可是偏偏之前急着改革云南,让朱元璋盯上了自己。 朱楩也只能感叹,真是焉知非福啊。 可更让朱楩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越担心什么,事情就越会发生。 墨菲定律?越担心不好的事就越会发生? 就在月底前一天,一骑驿骑奔入到了大理城内,且直奔王府,在大门外就高呼:“圣上谕旨。” 门前护卫不敢阻拦,一边让人去取水招待驿骑,一边连忙入内通知朱楩。 朱楩当时正在和木邱做小游戏,不是晚上做的那种,就只是很简单的翻绳小游戏,也足以把木邱哄得开开心心了。 当听说突然有圣旨从京师传来,顿时产生了不祥预感。 “不会吧?”朱楩紧皱双眉,嘟囔着:“老朱不会那么不地道吧?不会真想把我招入应天软禁起来吧?” 木邱担心的问道:“殿下,您是说陛下要让您入京?” 朱楩摇摇头,还不确定。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总不可能不接旨吧? 于是朱楩让木邱帮自己收拾了一下衣着,然后才身着蟒袍,不紧不慢的迈着四方步来到外面。 前院,驿骑等见到朱楩以后,也不用等他跪下,从身上拿出了一道圣旨,高呼道:“奉陛下旨意,召滇王殿下即刻启程,于年底之前入京述职。” 老朱啊老朱,你不地道,你真要掀桌子?想要逼我造反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