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知道,全球市场仅仅只是四十二万台游戏机,太少太少了。 原时空历史上,雅达利公司的家用版游戏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里,畅销全球。 仅仅只是北美这个国家,便售出了三千多万台设备。 几乎是每十个北美家庭里,就有一台雅达利游戏机。 恐怖如斯! 也因此,游戏机对北美市场来说,是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北美是一个移民国家,本来就很无聊。 各自的文化都不一样,跟邻居对话都很难。 加上自由民主,所以,邻里之间的沟通不会说没有,但不会非常非常多。 除非是学校、公司等团体的聚会,否则的话就很少了。 而游戏机这样的产品,对于缓解他们的无聊情绪,帮助非常大。 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个时代的北美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有钱人还是很多的。 因此,市场价格飞涨,雷蒙他们这些人,当然会闻风而动。 “雷蒙,你的《兵乓》游戏街机已经全部出售了么?” 唐大可同志看到克雷公司的总裁雷蒙,还那么不辞辛苦地跑过来港岛这边,顿时忍不住笑着打趣一番。 后者顿时脸色一黑,旋即马上恢复了表情,道: “你这么关心我,难道是想替我排忧解难吗?” “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而已,呵呵。”唐大可同志直接罢手道。 当雷蒙他们这些人还在会议室这边闲聊的时候,总经理办公室里,柳冠中却是在焦急地等待着。 柳冠中需要得到京城方面的指导才行。 早在一周前,尤门三郎、条野太郎、大锤一郎他们就找到柳冠中,要求加购家用版游戏机了。 按照约定,那是每半个月抽签一次,可四月底才刚刚出售了四十二台设备啊。 现在才五月初,怎么这么快? 不可思议! 京城,振华研究所,主任办公室内,陈国华看着面带悔色的邱宗岳,好笑不已。 刚才,邱宗岳刚走进门来,看到陈国华的时候,就第一时间道歉了。 为什么? 因为吃豆人这款游戏在全球市场上的亮眼表现,让他后悔了。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更早赞同陈国华的提议,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同意把马驹桥产业园那边的产量提升上来。 如果早早提升产量,压货一两百万台,现在就可以直接全部出售了。 四十二万台就卖了六亿多,两百万的话,岂不是可以三十亿美金? 三十亿美金啊!!! 如此便意味着在五月份就可以超额完成今年三十六亿美金的任务指标了。 陈国华对市场的精准判断,简直太恐怖了。 难怪他研制出来的产品,都那么受欢迎,或许陈国华自己本身并不仅仅只是对产品有信心,而是他仿佛早就知道了这一切一样。 只能说振华研究所牛逼! “领导,您也别这样,世事如棋局局新,谁也无法想到未来会发展成这样” 听了陈国华的劝慰,邱宗岳却是更加尴尬。 因为陈国华他自己就已经预测到了,并且还提前说过了。 结果邱宗岳自己却是因为压货的压力过大,拒绝了。 泼天的富贵,就这么拒绝了。 说真的,邱宗岳很想回到几个月前,去给当时的自己,抽几个大嘴巴子。 “国华,往后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不再反驳了.” 陈国华闻言,笑着摇头道: “领导,您也知道,上面都说过了,不要搞一言堂,何况我们这是科研,更不能这样” 邱宗岳摇头,神色认真,道: “不一样的,你对产品的把控和市场的观察,都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 “以往,你的决策,都是正确的,相反” 见邱宗岳这么说,陈国华只好再简单谦虚几句,然后就转移话题了。 现如今,港岛那边还等着他们的回复呢,所以要尽快跟那边说一声。 加价是不可能加价的,加大出货量才是正经事儿。 四月中下旬的时候,马驹桥产业园那边的月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台游戏机和三十万套游戏卡带。 现如今看来,还是不够冒险,应该继续扩大产量才对。 而另一边,《兵乓》游戏街机的产量,倒是已经降到了一万的月产量。 等回复了柳冠中之后,陈国华提议将吃豆人游戏机和卡带都提高到五十万的月产量。 邱宗岳闻言,只是沉吟了片刻,便赞同了。 有过这么多次的教训了,邱宗岳已经彻底躺平了。 与其被打脸,耽误了发展,还不如躺平呢。 安安心心地当好自己的‘传声筒’,比什么都强。 何况,领导嘛,本来就是给陈国华他们这样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辅助,而不是给他们添堵的。 见此,陈国华多少有些意外,却又很欢喜。 毕竟如此一来,他也节省了时间,可以更加专注于科研了。 航空发动机实验室,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已经推进了一大半,距离六月份进行首次试车工作的时间,已经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速度飞快,只能说大家都很努力。 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陈国华是没有上班的,但戴希璋他们却主动跑回来加了半天的班。 这件事,陈国华是从马明伟他们口中得知的。 太拼命了! 傍晚,陈国华回到家,快三岁的陈伟,快步地朝他冲了过来。 “爸爸,爸爸!” 似乎一下子,他就长大了很多。 “爸爸,我帅不帅?” 被他父亲抱起之后,小家伙还傲娇地指着自己的脑袋,大声询问了起来。 “帅,太帅了!”陈国华笑呵呵地夸了一句,然后问他是谁给他理的头发? “是爷爷给我理的头发。” 快满三周岁的孩子,已经跟四五岁的孩子一样,说话十分流利,很会应答了。 或许这就是基因传承吧。 小屁孩是眨眼间就长得很大了,就好像陈思这孩子一样,眨眼间,她也很会走路了。 不过陈思都快满两周岁了,所以她现在很会走路才是正常,这一点,跟她大哥是差不多的。 时间最不值钱,过得很快。 于沫离的大四都快读完了,今年下半年就是大五,要去医院实习了。 换句话说,她的医学知识,其实已经挺扎实了。 目前缺少的就是接触更多的病例,提升自己处理疾病的能力了。 中医讲究全能,何况,她自身条件那么好,学习天赋也很强,加上资源也不差,所以在医院系统肯定是可以较快地混出头的。 “国华,你说我是去协和医院实习还是去北大附属医院实习呀?” 晚上,陈国华两口子把陈伟和陈思两个孩子哄睡着之后,于沫离便小声地咨询了起来。 “怎么突然又问起这个问题了?不是说好了就去协和医院么?” 关于实习单位这件事,老早就已经谈好的事儿,不应该有什么变动才对。 协和医院作为京城,乃至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医院,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医生。 比如在保健局里全职或者兼职的医生就已经超过了十二之多,其他医院根本没有这么多。 尽管于沫离已经拜了季文梅教授为师,但学医的,哪个不希望从其他中医大师那里多学几门不外传的手艺? 众所周不知,很多中医大师在过去几十年的行医过程中,总会总结前人经验,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行医技巧。 这些技巧,那都是轻易不会外传的。 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去医院看病问诊的时候,都希望接待自己的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因为只有这样的老头,才是最有经验的专家。 反倒是年纪轻轻的医生,成为大师的概率,少之又少。 就算医术还不错,但行医经验少啊,终究是不如那些老医生来得干脆利落。 “我是这样想的.”于沫离靠在陈国华的肩膀上,轻声道: “协和医院那边的医生是很多,有经验的医生也更多一些,但总医院毕竟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门第之见! 现如今是六十年代初期,协和医院里的很多医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现如今的地位。 他们依然是秉承之前的中医传承,靠徒弟来传承他们自己的医术。 至于说其他学生,想要学到他们的不传之秘,其实真的很难。 就算有季文梅在,于沫离也认识不少中医大师,甚至是喊对方为师伯师叔。 但还是那句话,没那么容易的。 当年,解放军总医院成立的时候,可是上面专门让协和医院这边分一拨医生过来总医院。 结果协和医院不乐意,才来了没几人。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来,门第之见,抱团取暖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所以,于沫离想的是,要不直接去总医院好了。 协和医院虽好,可那是表面看起来资源多,实际上未必能够让她于沫离得到。 陈国华闻言,顿时笑道: “放心吧,协和医院那些医生肯定很乐意,就算他们不乐意,也会有人很乐意教你的。” 于沫离闻言,顿时惊讶地张了张嘴巴,突然道: “国华哥,你不会准备动用你自己的权力吧?你可不能干坏事儿” “想什么呢?”陈国华捏了她那嫩滑如水的脸蛋,道: “我可是一个正派的人物,都不需要我开口,我敢保证,只要你去协和医院实习,保证有大把的医生抢着要你,信不信?” 陈国华在医疗系统的名声并不算特别大,但是,能够有资格前往振华研究所,参与那些有着高新技术的医疗机械的临床试验的医生,都不是无名之辈。 振华研究所在医疗领域的贡献可不低,不提之前的医用加速器、抗生素等,便说最近这段时间,伴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突破,超声波、CT、MRI等诊断成像设备已经被陆陆续续地研发出来了。 要知道,华欣收音机可是去年三月的时候,就已经拿出来了。 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则是更早之前就拿出来了。 也因此,时间过去一年了,这些技术,自然是陆陆续续地拿出来了。 还有准分子激光器等设备,可以说,现如今的协和医院等京城医院,大部分医疗机械设备,都是从振华研究所这边拿出来的。 要明白,协和医院很忙,很多老医生们根本忙不过来,因为每天都需要接待很多很多病人。 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像老医生一样,望闻问切之后,很快就确定了患者的病情,然后写药方,一个病人很快就接诊完毕了。 很多普通医生、实习医生等,也是需要学习机会的。 而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对于医院来说,那就是大好事儿了。 所以,不管是总医院还是协和医院,亦或者是北大附属医院,其实都有部分顶尖医生被派往振华研究所,参与新设备的临床试验或部分研发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