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问题。” 杨铭和杨继荣来到杨继荣的房间。 关上门后。 现在也就父子俩人在这里面。 此次回乡,对于杨铭和杨继荣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杨铭认祖归宗。 一件是扫墓拜祭先祖。 如今这两件事都完成了,这次回乡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杨铭知道,既然父母决定留在老家过完年再回香江,杨铭也准备留下来陪着父母。 “peter,你是准备回香江?”杨继荣还以为杨铭想回香江了。 “爹地,我和伱们过完年再回去。现在我想说是关于我们这次回来,不能就这样离开,还是要实实在在的为三角塘村民,甚至龙川做一些事。” 做一些事? “peter,你说。”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爹地,即使我们再有钱,也不能养寄生虫。” 杨铭对于不劳而获是非常反感的。 如果其他村民看到他们回来,觉得他们在香江又很多钱,那么就想着杨继荣父子直接给钱他们,那么在杨铭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他要说清楚,他不可能养那些有手有脚的懒人。 杨继荣点点头。 杨继荣也是崇思勤劳致富。 当年,他和李玉芳在岳父岳母两万港币的支持下开了那家鸿辉电风扇公司,可以说都是一手一脚奋斗出来的。 当年的艰辛,现在依然还是历历在目。 回想起那段时间,杨继荣还是很满足的。 他觉得杨铭说得不错,只要有手有脚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想着靠不劳而获,甚至,成为寄生虫。 这样不但没有帮到他们,反而害了他们。 “peter,我认可你的说法。” “爹地,我们是有钱,但是,绝对不能养任何一个寄生虫,这样不但会害了他们,反而会害了更多人。”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初面对紫琻县那几十万群众的时候,杨铭已经很清楚,如果单靠送他们一些礼物,甚至一些钱,根本没有什么用。 归根到底,还是让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工作,自己可以提供,但是,他们的收入是要靠自己辛勤劳动去付出。 此时,杨铭针对是三角塘生产队的村民,这是他在老家最亲的杨氏宗亲。 至于更远的可能就是龙川县的杨氏宗亲,甚至龙川县的群众。 “第一,关于围龙屋。围龙屋是我们客家人的根,只要围龙屋还在,我们客家人的根就在。现在这一座围龙屋,已经有一两百年历史了,本来就很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人定期维护和修缮,迟早都会倒塌变成一堆泥土。关于围龙屋的保护和修缮,我们可以拿钱出来维护好。” 杨继荣点点头,非常赞同。 他对于围龙屋是非常有感情的。 现在这次回来,看到围龙屋还在,他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 “第二,关于三角塘。三角塘是我们杨家村的风水塘,意义重大。我听说以前三角塘生产队因为缺少耕地,不得已把三角塘直接给填了,用来种植水稻。在我看来,那种情况下,确实逼不得已。现在不一样,即使把三角塘全部填埋了,一年也种不了几千斤的粮食,与其那样,不如好好保存下来。我的想法是出钱修建三角塘的塘堤,可以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甚至可以养鱼。这个三角塘属于三角塘杨氏族人,如果有人不愿意那样做,那么完全可以花钱买下来,但是,这种人以后想让我们帮什么,就不要想了,也就是说,三角塘和围龙屋一样,我们出钱维护。” 杨继荣也是点点头。 对于三角塘的存在,他也是感情深刻。 “第三,关于村里的小孩。现在村里的小孩挺多的,我听说我们回来前,村里许多小孩穷得连书都读不起,在我看来,读书是改变许多人命运的机会。我是非常支持这些孩子继续读书的,也就是说,无论这些孩子家庭如何,学习成绩如何,只要他们愿意读书,我都出钱给他们读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