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携手-《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3/3)页

    李胜利说的五项,确实是中医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必须以国力推动。

    这不是人力可以去执行的,任选一项,几十个医家,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干的明白。

    即便其他四项可行,但厘清中药药性一节,在史老看来,只怕没有数百药学大家,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药学大家,哪那么容易找,不提别人,就说史老自己,他觉着自己在辨药上,可能还不如一些老药工。

    这也跟学医的经历有关,他的中医之路,是舅父开蒙,宦途不顺继而从医,没有经历过上山辨药一节。

    与他齐名的三大名医,有两人是医家传承,可也不精通辨药。

    要说辨药,民初当属御医王家跟温病柳家,可如今先辈已逝,再找这样精通药学的大医家,不是不易,而是几乎没有了。

    民间或许有沧海遗珠,但想要凑齐了整套本草,可能需要数百医家力同心。

    中医大旗招展,可医家并不同心,单是厘清药性,在史老看来就是不可能的。

    “史老,几事不密则成害,这五项就跟正骨八法上头版一样,我多少还是有点把握的。

    大致上说,与当前的形势有关,您是前辈的医家,历经更迭,应该知道妄议有罪之说。

    我能说的不多,但我能做的很多,比如正骨八法详解、正骨心法总述,以及柳爷给您提过的一片大白打天下。

    吴门医家北上,也可以算是我促成的,这些不知够不够史老入局?”

    跟史老说他们一家将来都会被挂上板子做清洁工?

    这话李胜利是真不敢说。

    以后种种,也只是大致的猜测,弄不好不止于此,以史老的八十高龄,只怕走个过场之后,就会撒手人寰。

    即便能坚持,内外交加的煎熬,也不是耄耋之人可以经受的。

    李胜利对待史老这边的招数简单,无非入夏之后,请他一家去山上村避暑。

    到了山上村那一亩三分地,他李胜利就是天王老子,不怕死要去山上村的人,只怕连马店集也过不了。

    如果他们能闯到洼里村,李胜利就要赞他们一声不怕牺牲了。

    往大了整,这是四九城,天下首善之地,谁敢?

    真要为了几个中医敢做到动兵的程度,哪会有后来的清扫?

    “老朽也八十有一了,小柳说的不错,我当年的一念之仁,害了整个中医传承。

    若是当年能如小柳所说,不顾一家之得失,将我之医德丢弃,中医之势,不会颓丧若此。

    胜利,你的出现不仅拨散了柳氏一脉的断续云烟,也是老朽的机会。

    也罢,如你所说几事不密则成害,陆军总院的联合用药,若不是小董坚持,你的方子就泄出去了。

    老朽跟传人不擅争斗,五项事关中医前程,我便助你一把,此后史家、柳氏携手,共进退!

    你们可曾听的清楚?”

    史老这边,被柳爷上门问责,提及往事,心里不由起了感慨。

    虽说嘴上说不要医德了,可只怕再经历一次,他还是不会出手。

    听到史老的拍板之言,屋里的史家人多少有些犹豫,毕竟李胜利说的理论、药性、药典、标准、立法,这五项真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可以促成的。

    没有医界的半壁江山加入,这事儿连眉目也不会有的,即便整个医界力同心,要做成这五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老师,两家力弱,不如把五八年上书的那五人拉进战团。”

    董师是老江湖,知道李胜利精擅争斗,但凭着柳家两个人,史家的十几个人,要做五项大事,跟说笑是没两样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