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韩道远的信-《姝绽芳华》


    第(2/3)页

      站在不远处的高寒紧紧的绷着身子动也不敢动,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却足以令他心神惶惶,凭借这几十年的经验,他总觉得最近宫里要出事儿,要出大事儿!

      可是如今陵王被禁,长公主有孕,丹阳郡主又出了京,除了陛下,连个能撑事儿的人也寻不到。

      高寒心里默默祈福之时,周帝从一旁拿了铜匙开了木匣,手顿了顿才缓缓拿出那厚厚的藤纸,细细读了起来。

      “吾之陛下,臣韩道远叩问圣躬安。距臣进京近两月,老臣难得静心思量,臣何至走到如今地步,至吾皇及儿孙陷入两难之境地。”

      “初入簇,老臣自负地以为陛下仍需用臣,大周江山离不了臣。随着时日益增,老臣亦发觉得是老臣错了!细细想来,吾错有三!”

      “吾祖籍高平金乡,年幼时便随叔父南下追随先帝,十数年的征战才换来如今几日安稳的日子,总想着等过个几年咱们大周有后继之将,老臣解甲归田,荣归故里。可如今金乡被大魏占领,韩氏祖宅被破,老臣已无乡可归。每每午夜梦回无颜面见祖先,只能痛哭流涕,那时老臣发誓,有生之年定当率将士们收回失地,踏破大魏河山,以告慰先帝及众先辈的在之灵!”

    
  周帝看到韩道远认错的时候手顿了顿,他眼里闪过的是幼年时自己仰望着他高大威武的铠甲,期望有一日也能如他一般成为大周的英雄。

      那时的韩道远眼神凌厉,杀伐决断,颇有几分父皇的气概,当年威武不屈的将军如今竟认错了,难道真的是廉颇老矣?

      他心里闪过一丝酸涩,如若不是怕日后臣强君弱,他与韩家应该也会有君臣相宜之情。

      感慨间,周帝伸出雪白纤瘦的手翻了一页,继续看了下去。

      “故老臣不敢松懈,只一心征战,却不知社稷复杂,故不知何时手里的权势日益增发,令朝堂不安。此为一错!”

      “老臣二十年里有十五年常驻军营,几个孩子也只托给先生和军营的磨砺。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之责,令其不知何时产生歧意,酿下大祸!子不教,父之过!此为二错!子之罪,自也是父之罪,老臣愿为长子赎罪!”

      “老臣自诩治军严明,却忘了权势最易迷人心,有些从老臣麾下长起来的将士手握权势之后竟渐渐背离了保家卫国安民的初心,明争暗抢,尔虞我诈。为帅不表,御下不严,此为三错!”

      “这桩桩件件,老臣死不足惜。但失地未复,山河破碎,老臣不敢死尔!而且大魏铁骑如今虎视眈眈,望陛下允准老臣余生留在狱里,即可震慑大魏,令其不敢轻易生妄念,又可调教年轻后辈,待他们长成,老臣便可瞑目。”

      周帝盯着手里的信久久不语,直到高寒在一旁提醒,“陛下,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该早朝了,歇着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