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两位女性不同的爱情悲欢、人生选择,时而交织,时而分离,到最终决裂,编织出了一部史诗气概的作品: …… 当她14岁嫁入法国王室,她凭借剑术成为侍卫队队长; 当她艳冠巴黎和凡尔赛,她从此与戎装不离不弃; 当她对婚姻失望、游戏人间,她则与伙伴出生入死; 当她们同时年满18岁,两个人却爱上了同一个人; …… 一个因失意而变得挥霍无度,最终为爱飞蛾扑火; 一个因失恋而决意做一个“男人”,却体会了民众疾苦、众生平等; 作者当然是对末代皇后玛丽抱有同情的。 一个弱女子,智力平平,纯真美丽,如果出生在普通家庭,可能一生幸福。 偏偏她成了法国王后。 一点点的虚荣和浮华都会毁掉她,何况她的辨别力还很差。 …… 当玛丽与路易十六初次拜会巴黎的时候,人们都被玛丽光彩照人的形象所折服,忍不住称她为“凡尔赛的玫瑰”。 然而人们不知道,玛丽身旁那位默默追随其左右、英气逼人的女孩,才真正称得上“凡尔赛的玫瑰”。 奥斯卡从小被当作男孩子抚养,只因将军父亲不能忍受家业后继无人。 于是,精通剑术、枪术的她,一生戎装,只有一次,为了试探心上人而穿上女装,结果反而彻底心死。 ………… 虽说形象上的宜男宜女为奥斯卡加分不少。 但是真正令人动容的是她与玛丽截然不同的人生抉择。 她在面临贵族与平民的阶级之争时数度挣扎,最终从质疑到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 看她接纳安德烈的爱情,看她为攻陷巴士底狱献出生命,这样传奇美丽的人,也许上帝也不忍让她孤独老去,于是将她的生命停摆。 ………… 其实,正像奥斯卡自己所说:“以一个男性的身份活在这个时代是件很幸运的事。她因此比更多的女性有了更广阔的活动天地和视野。” 也许因为这太过精彩的人物、这份坚强和幸运,以及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意义。 所以,擅长悲情主义的池田理代子也不能阻止动画片《凡尔赛的玫瑰》升华为壮丽的诗篇。 在这壮丽的诗篇下,尽管作者对奥斯卡和安德烈的爱情着墨不多,颇不符合少女漫画的身份,但是效果却出奇得好: “他们的爱情因这场革命而变得不朽,这场革命因为他们的爱情而让人动容。” 1979年RB校园,因为这部动漫还掀起了一阵法国大革命考据热潮。 ………… 动画片的结尾:玛丽王后在上断头台前,用白色的桌布做了一朵玫瑰,交给奥斯卡的好友,希望她代为染上奥斯卡最喜欢的颜色。 然而,此时奥斯卡和安德烈在攻陷巴士底狱战斗中牺牲,竟无人再知晓奥斯卡最喜欢什么颜色。 还是安德烈生前的好友,沉吟良久后说道:“虽然我不知道奥斯卡喜欢什么颜色的玫瑰,但如果是安德烈,他一定喜欢白色的玫瑰。” ……………………………… 20世纪,真正保留浪漫主义并将之发扬光大的,反而是RBの少女漫画。 信长鸠看着《凡尔赛的玫瑰》,早就被里面的剧情和华丽画面,深深吸引。 “完美而克制的爱,壮阔而起伏的命运,出色的人们相逢又诀别,留下诗一样的咏叹……” 信长鸠,潸然泪下,手里在做什么料理,早就顾不上。 【叮!信长鸠进入心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