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王佐之才-《汉家功业》


    第(2/3)页

      按理说,杨彪,董卓,王允三人的权力将比过去的何进、袁隗还要大!

      进一步来说,杨彪几乎不参与朝政,董卓还是个局外人,权力,在王允一个人手中!

      荀攸与钟繇情不自禁的对视一眼,悄悄皱眉。

      刘辩注视着这些人的表情,心里默默盘算着朝廷格局,暗暗点头:差不多了。

      拆分丞相府为三公府,是皇权与相权争斗的结果,但实际上,朝廷往往是必须有一个主事人的,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权力更不能分散!

      大汉朝廷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停止内耗!

      刘辩沉思一阵,又道:“今日袁家处决,哪位卿家去监斩?”

      这句话一落,小小议事厅里瞬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甚至有一股寒意流动,令所有人神色紧绷,大气不敢喘。

      以袁家的声望,谁人去监斩,都会被天下世家所记恨,背上了一口大黑锅!

      杨彪,王允都低着头,不言不语。

      身形高大,端坐笔直的董卓,悄悄佝偻着腰背。

      荀攸,钟繇,唐瑁同样不敢吭声。

      袁家一案已经在发酵,用不了多久,必然天下沸荡,即便朝廷尽力速战速决,尽力安抚,依然阻止不了!

      谁人去监斩,都会被天下士人的口水给淹没!

      这也是为什么袁家一案,是由尚书台处置,而不是刘辩明旨的根本原因!

      见没人说话,刘辩双眼微微眯起,在杨彪,董卓,王允三人身上来来回回。

      按理说,董卓去最为合适,日后斩了董卓给那些世家消气就是了,与朝局并无大碍。

      但就是并无大碍,反而令刘辩将目光,停留在杨彪的侧脸。

      “杨卿家,劳烦伱走一趟。”刘辩道。

      同是数一数二的当世名望世家,由杨家抗这口黑锅,最合适不过了!

      杨彪心肝一颤,肥脸不停的抖,头上冷汗涔涔,似哭似笑的抬手向刘辩,话都说不完整,道:“陛陛下,臣,臣近来身体不不好,恐误大事,请请陛下换……”

      王允神色立变,抬手道:“陛下,臣认为杨大夫最为合适。”

      董卓瞬间醒悟,急声道:“陛下,臣也认为杨大夫再合适不过。”

      杨彪要是推脱不去,就是他们两人中的一个了。

    
  荀攸,钟繇看着三人,也在判断哪一个最为合适去监斩。

      杨彪见王允,董卓这么说,心里恨的半死,脸上僵硬,抬着手与刘辩道:“陛下,臣……”

      刘辩笑着一摆手,道:“既然诸位卿家都这么认为,就有劳杨卿家走一趟吧,趁机撇清与袁家的关系,免得朝野嚼舌。”

      杨彪头上的冷汗不停,湿透了衣襟,他不敢擦,直觉如坠冰窟,冷气入骨,从心底到后背都寒透了!

      他万分不情愿,他与袁家关系太亲近了,袁隗还是他的大舅子!

      同为当朝举世瞩目的名门望族,杨彪不想去监这个斩,不想被世人戳脊梁骨!

      但刘辩的话,他又抗拒不了,尤其那一句‘撇清与袁家的关系’,令杨彪噤若寒蝉。

      “臣领旨。”杨彪用尽力气,说完整个人好像虚脱了一样。

      刘辩看着杨彪,微笑着,双眼微茫跳动。

      对于杨家,他一直警惕着,暗中的调查从来没有停过。

      但除了一些所有人都干的贪渎,培植私人,行贿受贿之类,其他的‘罪证’几乎没有,杨家没有半点‘逾矩’。

      ‘是朕疑心过度了,还是杨家做的太好?’

      一时间,刘辩心里拿捏不准。

      “陛下,”

      一个小黄门悄步进来,递过三道奏疏,一道公文,低声道:“大司马府送来的。”

      刘辩嗯了一声,伸手接过来。

      入眼看着,刘辩就不自觉的皱眉,继而目露沉吟。

      这道公文,是大司马府整理的,说的是兖州的情况。

      前两日山阳郡太守袁遗与诸多兖州当地世家联合,以‘诛贼’的名义,袭击丁原,令丁原大败。

      皇甫嵩赶到,不止击溃了这支联军,还生擒了袁遗与不少世家名士。

      这袁遗,也是袁家人,与袁基,袁术,袁绍是堂兄弟。

      刘辩想了想,打开奏本,第一道是丁原的请罪奏本,同是还盛赞了‘布之英勇,冠盖当世,不应为臣所累,请用于朝’。

      “吕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