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目的-《重回1981小山村》


    第(2/3)页

    今天的收获,比起刚开始捡红菇那几天少了一倍不止,但两人一天也有几块钱的收入,比干啥都强。

    婆媳俩分别接过今天的收入,“我看最多再捡十来天,山上的菌子就没了。”

    “爷爷和老汉儿都说要变天了,下场雨应该好捡一些。”杨春燕说着想起交公粮的事,“大田叔送单子来了,说后天交公粮。”

    “这样啊!”周三婶婆媳俩提起背篼,“我们得回去看看谷子晒的咋样了?听说晒的不好,评的等级不高不说,还要让你拉回家返工。”

    “你们晒干了就拉到一丁家,怀安开拖拉机送镇上粮站。”

    周三婶感激的说,“你三爸昨晚还在说,啥时候来找老幺,请你们帮忙拉过去交公粮。”

    “三婶晓得给你们工钱你们也不会要,拖拉机要吃油才开得起走,油钱你们必须收下。”

    杨春燕一直都很尊敬这个要强的妇人,笑着说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的。”

    周三婶认真的说:“油钱是应当要给的。你们要是连油钱都不收,我们就自己借架架车拉过去。”

    “好,到时候你们给怀安就是。”杨春燕笑着将婆媳俩送走,提着篮子走到灶膛前开始清理红菇。

    她想起了前世第一次和周怀安一起拉粮食去镇上交公粮。

    他们到的时候,高高的青砖院墙外和大铁门前,架架车、鸡公车在门口排成了长龙。

    轮到他家检测的时候,粮站检测的人,用一根中空的铁棍插进麻袋里,取出袋子中间的谷粒。

    先放在手里看颜色,再吹一下,没看到一点灰尘杂质,然后再放嘴里咬咬,咬起来嘎嘣脆才算达标。

    如果不达标,必须把粮食带回去,重新晾晒、扬尘,去除杂质,然后再来交。离镇上近的农户还好,像他们住山里路途远,就非常麻烦也耽误事。

    那时候,装谷子的袋子要么是找的化肥袋,要么就是麻袋。

    每次去交公粮的时候,各家就在袋子上写上家主的名字作为标记,这样即使把袋子里的粮食倒进粮仓,袋子也不会弄丢。

    然后就是过秤,明明在家装够了的,放到他们的磅秤上就是不够。

    周怀安和他争执了两句,人家大手一挥,就喊下一个,连话都懒得和你多说一句。

    最后他只得厚着脸皮去何家买了二十斤谷子,又去给那人赔礼说好话,可人家连理都懒得理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