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乡野有能人-《昼夜潜行》


    第(3/3)页

    他也算匠人,自己要没这图纸也做不出那些木散件,知道王铁匠情况跟他肯定一样,却道:“你你你,先说多少。”

    王铁匠想也不想道:“一起一百文。”

    “这么贵!这铁加起来半斤都不到吧。”杨仝震惊道。

    “你是真不懂啊老杨,你这每样零碎打出来后,还得细磨啊!这可是费时费力,没两天工夫做不出来,特别是这针眼,要不针我给你打好,眼你自己钻。”

    “那也太贵了,六十文。”

    “呵!”王铁匠笑了。

    正要一口回绝,王家姑娘突然道:“八十文。”

    王铁匠皱眉,这丫头,是头一遭对榆哥那小畜生以外的人,伸出胳膊肘!

    不过好在没伸得太过分,不然他打死不应。

    “七十!”杨仝咬牙道。

    “好啦好啦,七十五。”王铁匠说着又道:“不答应你就回吧。”

    “唉。”杨仝一叹:“好吧。”

    “好,霁儿。”王铁匠招呼一声。

    王家姑娘点头,领杨仝进屋,在书桌上铺好文房四宝,一边磨墨一边盯着图纸。

    “好了没?”杨仝不住问。

    王家姑娘试试墨汁,点头道:“好。”

    她提起一只极细致的毛笔,笔头好似只有三五根毛。

    杨仝没关注这些,就盯着王家姑娘一笔笔画。

    王家姑娘没用尺子辅助,徒手就画出规整的零件,除了笔墨重了点,那一横一竖都是极致的标准,很快就把所有铁制零件图临摹好了。

    杨仝对照了一下,发现没有遗漏,就忙卷起图纸对王铁匠道:“多久能打好?”

    “明儿个来拿。”

    “好。”

    目送杨仝离去,王铁匠转身进了屋,见自家姑娘铺上新纸,继而将杨仝图纸里的结构图一笔笔的画出来。

    王铁匠默不作声,到了一面架子前,拿起上面零散的铁块打量。

    “是否觉得,榆哥故意来试探爹爹?”王家姑娘那极为独特的御姐音在屋里响起。

    “莫非不是?”王铁匠头也不回的反问。

    “自儒学盛行以文治天下,人人皆向往之,机巧之术鲜有问津,至如今传承遗失十不足一,烨朝立国之初,得前朝水轮造法也能大做文章,可笑,此后九十余年来,烨朝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观天司严九承大人的仿浑象,然而,此机巧论法自汉代张衡起,距今已有千年,若将视为突破,不如视作耻辱,即便如此烨朝……”

    “胡说八道什么。”王铁匠一声冷哼便让王家姑娘闭了嘴。

    这一幕,与平时在外人面前完全相反,此刻的王铁匠哪还有畏惧女儿的神态。

    “你不过就是想告诉我,就是工部侍郎来了,也画不出此等工整的机巧图。”

    “工部,呵,爹爹莫非忘了,烨国只有三司,何来的工部?”

    “早恢复建制了。”王铁匠没好气道。

    王家姑娘假笑道:“可没恢复爹爹你!”

    “我!我算什么?”王铁匠自嘲道:“别听你祖父瞎说,一纨绔子能说什么好话,我祖父那才叫怨,我这孙子自在的很,倒是你,你怨个啥?你都没出生,你又知道啥,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榆哥的东西你打不打?”王家姑娘转移话题。

    “打,有钱挣干嘛不打。”

    王家姑娘盯着图纸,一笔一划道:“依我之见,熔铁如泥,斜刀锤之……”

    “然后磨?”王铁匠冷哼一声:“不懂别乱说,此物只能以铸造之法,先选细木刻具,木具若无偏差才选上等细土制成泥范,再以铁水灌之,而这铁水,不可直接以生铁烧制,需炒铁之法,去其杂质炒炼成精铁,说不得还需灌铁之法反复熔炼到耐凿不裂,难留刀痕才可融入泥范,最后冷却成型,你磨,你磨明年你也磨不出来。”

    王家姑娘会心一笑:“爹爹既然……”

    “别说。”王铁匠摆手道:“女儿你想多了,你知道整个过程下来需要多少器具,多少人力吗,此物我就是要他千两银钱都不过分,他才几个钱,丫孩子穷得要死还异想天开让我用此法给他铸造,做梦。”

    王家姑娘知道再说无用,便专心回忆图中每一处细节,顺手一笔笔跃然于纸上。

    “有啥得意?”

    王铁匠回身见她已将图纸完美复刻,不由暗讽一句。

    王家姑娘嘴角挂笑,却是不语。

    王铁匠知道,女儿在庆幸他没丢了自家传承。

    可有用吗?

    就是因为这点东西,改名换姓躲到这个犄角旮旯,眼看就要断在他这代了,想传都不敢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