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宫里来旨意了-《我的红楼生涯》


    第(3/3)页

      贾瑜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当然可以。”

      说罢,他下了马,将马缰交给了后面的亲兵,冯唐也同样如此,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后面的一颗大树下走去。

      俩人来到树下,贾瑜找到了一块稍微平整点的地方,“来……坐下来歇会吧。”

      “好!”

      两人坐下来后,贾瑜又从腰间掏出一个水壶,递给了冯唐,被其拒绝后他也不介意,拔开塞子喝了几大口。

      等到贾瑜喝完后冯唐才道:“贤侄……我打算此番回京后,便向陛下上折子,打算解甲归田了。”

      “解甲归田?”

      贾瑜愣了半晌,拿着水壶的手也僵在了半空,良久才问道。

      “世叔,您真的想好啦?”

      “想好啦。”

      “能说说缘由么?”

      冯唐今年还不到五十岁,且身体还不错,至少还能再干十来年,现在解甲归田,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啊。

      “因为老夫害怕。”

      冯唐感慨道:“如今的朝堂局势老夫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上有双日悬空,下有三位皇子明争暗斗。

      外有辽东鞑虏和江南贼寇犯边,如今的朝局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底下却是暗流涌动,老夫生怕再呆下去的话,搞不好哪天就被拍死在沙滩上。”

      贾瑜看着冯唐好一会,发现他似乎不像是在说假话。

      良久他才摇了摇头:“世叔,你想要解甲归田,本意是想避祸,可你想过没有,这祸你避得开吗?

      你别忘了,紫英世兄还在官场上呢。

      除非你是打算让紫英兄也和你一样辞官不做,举家返回老家,再也不过问朝堂之事,可是你舍得么?”

      冯唐沉默了。

      他这个神武将军的爵位可是祖宗传下来的,真要是丢了,他死后都无言去见列祖列宗。

      贾瑜扫了他一眼,心中一动,“世伯,倘若你真的要解甲归田,不如咱们一起想陛下提出辞呈。

      咱们辞去军中一切职务,只保留爵位,你看如何?”

      “使不得?”冯唐吓了一大跳,对着贾瑜喝道:“你疯了……你这个京营节度使的位子,那是多少人都做梦都想要的。

      你说丢就丢,抛下陛下和神京百万百姓的安危不顾,你对得起陛下的重托么?”

      “世伯你都能丢,我凭什么就不能。”贾瑜满不在乎道。

      “你能跟老夫比,老头子眼看着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了,你才多大?”

      冯唐冷哼一声,站了起来,“老夫发现跟你谈这些根本就是对牛弹琴,算了……懒得跟你说这些。”

      说完,他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便离开了。

      贾瑜眯起了眼睛,看着冯唐离去的背影,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冯唐说这些话的目的他隐约能猜出几分,估计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受到了某人的示意来试探他。

      只是对于这种试探他并不喜欢,只是对于冯唐,他却是生气不起来,毕竟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是冯唐拉了他一把。

      不仅将他安排进了选锋营当了队官,更是给他争取到了二龙山剿匪的机会。

      也正是凭借着二龙山剿匪,他才正式进入了昌平帝的法眼,随后才一步步飞黄腾达起来。

      只是世事无常,随着他爵位和官职的提高,他和冯家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他看得出来,随着他当上了京营节度使,昌平帝对他的态度也有了些变化,开始有意无意的在京营里掺沙子,虽然他对此表示理解,但从情感上还是有些无法接受。

      而这时候,冯唐的态度也变得有些微妙起来,贾瑜估计肯定是昌平帝对他说了些什么,导致他产生了一些焦虑的心里。

      就在贾瑜心里不断思索的时候,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名骑兵从远处跑了过来。

      “节帅……宫里来旨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