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边塞故事-《赌石小子》


    第(2/3)页

    阿翔打开编织袋,抱起一块块石头,轻轻放在一个满是划痕的茶台上,每个石头外边还包裹着几层厚厚的编织袋和缅dian的报纸,薛总说:“总共五块,最大的40公斤,最小的6公斤多一点,几位老板看看。”

    再看那几位,四下找剪子和刀子,随着丝丝拉拉的刺耳声,几块石头陆续被几位客人扒完了外包装,每个人都拿着专业的手电筒在石头上认真的照着。

    翡翠饰品,深受华夏人喜爱,但大多数不知道翡翠原石开采出来的时候,外层都包裹着一层风化皮壳,风化皮有薄有厚,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再先进仪器也没法鉴定出里面翡翠肉质的好坏,所以,人们只能通过眼睛观察翡翠原石,再根据皮壳的表现来判断里边肉质的好坏,这样,赌石也就应运而生,到今天这个行业已经存在几百年了。

    阿翔站在边上也在看着这几块石头,黑色的石头有三个,黄色的一块,黄白色的一块,最大的是黑色,黄白色的最小。

    这时薛总说:“黑的是莫湾基,场口绝对正,黄的是格英角,小的是木那”。

    薛总说的是产出这些翡翠原石的矿区名称,行内有“不懂坑口不赌石”的术语。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说:“薛总,什么价?”

    “张总,看上哪块,我们谈价格,包您满意。”薛总道。

    几个人忙的不可开交,左右前后翻动着石头,拿着手电在石头上这照照,那照照,偶尔还互相交流一下,阿翔连忙上去帮忙翻石头,尤其几块大的,翻个身都很费劲。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左右,那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指着眼前一块黑色的石头说:“薛总,这块?”

    “四十万。”

    “虽然有水,有色带,但皮壳太差了。”张曦说着,还不停地在翻动着石头,“三位哥哥,有喜欢的没有,合着开一块,试试手气。”

    “张曦,那块皮壳太差,种不会太好,还得赌底,赌性不小。”一个偏瘦的人说。

    “谭哥,您看好哪块?”张曦随口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