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回光返照?-《长公主娇养了美强惨质子后》


    第(3/3)页

    “南朝至少有一半的百姓吃的都是私盐,相当于,朝廷每年少收了至少一半的盐税,官盐价格高,实则损人不利己,既是有害无利,为何还要继续推行?官盐价格愈高,真正得利的,不是朝廷,不是百姓,而是那些丧尽天良的盐贩。”

    黄景州顿时说不出话来。

    “我在来杭州的途中,在淮安一处私渡附近的村子借住了一晚,一村百口人,人均寿命四十余终,壮劳人手脚僵麻,做事迟缓,孩童发育迟缓,个子矮小,瘦弱,神情呆滞,他们都是受私盐所害。”

    “倘若任由私盐泛滥,这将是我南朝的未来。”

    岳辰也不禁神情动容:“想要扼制私盐其实很容易,户部选定地方有名望的商人,将部分盐产交给商人制作,让商人制盐、售盐,由朝廷向盐商收取盐税,保证朝廷税收,使朝廷获利。”

    “同时,盐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自然会防止私盐入市,伤害自己的利益,私盐没了发展的沃土,就不会猖獗发展。”

    以商抑私。

    地方有名望的商人,不仅家业庞大,背后官官相护,还有朝廷的支持,能轻易抢制私盐发展。

    黄景州摇头:“这样做有利也有弊,万一地方盐商私自加大制盐,流入市场,逃避盐税,损害的还是朝廷的利益。”

    朝廷给了二十万引盐的定额。

    盐商私自制盐三十万引,就相当于,他们每年少缴了十万盐引的盐税,损失的还是朝廷。

    盐流入市场,连查都无从查起。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岳辰有些无奈,“但,盐商不会过度加大制盐,使大量商盐入市,一来会惹恼朝廷,二来大量商盐入市,会导致盐价下跌,损害的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地方有名望的商人,与普通商人不同的就是,他们不仅有赚钱的头脑,魄力,更有远超常人的远见,不会贪一时小利,他们首先要维护朝廷的盐价,保障自己的利益,在可控的范围内,私自加大制盐,让自己获利。”

    这两天家里有些事,更新有些不稳定,明天恢复正常更新,多谢小伙伴们的支持,嗯嗯,这两天月票也少了,大家要大力支持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