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秦淮河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當朱見深提出要發兵救琉球國之時,除了兵部尚書韓雍之外,無一人反對。

    韓雍反對的理由也很是簡單。

    軍國大事需慎重對待,寧波水師初創,并沒有多少戰斗力,經驗也不豐富,是為護遠航商船,保護東南沿海的創建的,

    若是遠征琉球,導致寧波水師有所損傷,那朝廷海策推行就會無限制延期,弄不好還會讓倭寇對大明的東南有什么想法。

    而韓雍反對的話,就像是一把利刃一般,插入寧波水師提督朱儀的心中,他瞬間就不樂意了,出言反駁,我們這么多年的整訓,從福建山東挖過來這么多的海戰老手,怎么會沒有戰斗力呢,沒有戰斗力,浙江海域的那些小島是誰收復的。

    而后,在形勢一面倒的情況下,韓雍也只能選擇默認,當然,只是一個默認就足以證明現在的韓雍比當年,已經成長了很多。

    自始至終,李賢都是堅定的支持皇帝陛下的決定,他知道自己的處境,也了解朱見深的性格,多說一句有內涵的話,都是在質疑陛下。

    而寧國公陳瀛較為傳統,不懂海戰,可他大侄子朱儀拍著胸脯在皇帝陛下保證,交給自己來辦,半年都用不上,便可以解琉球之圍,他說的這么叼,陳瀛也就信了,當下也沒有說出軍國之事,關乎生死這樣的場面話。

    最為重要的是,陳瀛跟朱儀的關系特殊,現在的成國公朱輔年齡太小,扛不起門第,雖然朱儀有一個什么遠海郡王的追封,可那都是虛的,也改變不了現在成國公府尷尬的處境。

    若是朱儀能在這次立功,也算是讓成國公府重現輝煌,告慰自己老哥的在天之靈。

    這件事情,朱見深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在朝會上辦,給了朱儀,楊正半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做備戰準備,并且還要為自己稟明這場拯救琉球的海戰,該怎么打……

    當然,扮作寇賊海盜去劫掠倭國的事情,上不得臺面,所以知道的也就只有楊正,朱儀兩個人。

    而楊正,朱儀兩個人領了旨意之后,便離開南京城,準備各自回到水師衙門,召集水師將領部署,商議,拿出確定的方案,

    也是在楊正,朱儀兩個人離開南京城的時候。

    從錢塘祭拜于謙的徐有貞也回到了南京城中。

    皇帝在南京城呆的時間現在都不確定了,上層給百姓市場松綁的官文一一下發,南京城也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不過,唯一不敢開啟的就是秦淮河上的花船,河兩邊的花樓。

    圣旨上說恢復正常,可也沒有說妓院也能開張,而且上面的官員也都不敢兜底,萬一被人認為是自己想去玩,成為被對手攻擊的一點,得不償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