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風波-《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1/3)页
錢塘,于謙的老宅處。
大批的兵卒,衙役守在宅子外維持秩序。
聽聞于謙去世的消息后,錢塘的百姓自發的來了數萬人前來悼念,人多了,錢塘的縣令怕出了什么事情,便緊急的稟告了杭州府,杭州府衙調遷過來數千的兵卒,配合錢塘的衙役穩定秩序,因為接下來數日,都會有很多大人物前來。
杭州知府,浙江的布政使,南京六部尚書來了四個,魏國公徐承宗,曹吉祥也到了錢塘縣……
這些官員貴胄前來,有的是因為對于謙心中的敬佩,有的也就是看到了朝廷的態度……
于謙的身后事,已經不是于家能夠左右的了,他已經成為了朝廷的顏面,杭州錢塘的驕傲,葬在哪里,于謙的兒子于冕已經說不上話了,什么,你想將于太保埋在你家祖墳那里,不行,堅決不行,我大明文正公,錢塘縣配享太廟的于太師,你們的祖墳多少是有些配不上了,換個祖墳地吧。
有很多方案,第一個是將于太保葬在錢塘境內的蜀山……
第二個是安葬在錢塘江畔,第三個就是杭州西湖……
因為岳飛岳爺爺就安葬在西湖畔,所以很多官員都認為西湖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在從京師前來的禮部侍郎在稟告皇帝之后,很快就得到同意,最終決定將于謙的棺材拉到杭州西湖安葬,先行停棺于英武祠之中,等到墓穴修好后,再行下葬。
因為于謙本身是個節儉的人,所以,墓穴也是從簡而修,年前一定會下葬的。
在確定方案之后,朝廷又遇到了一個難題。
于謙的棺材竟然運不出錢塘縣……
消息走漏出去后,錢塘縣的百姓不答應了,他們紛紛自主攔路,不放護送棺木的官兵過去。
各個義憤填膺,要求朝廷改變主意,將于謙就近安置在錢塘,安置在于太保出生,長大的地方,也不允許朝廷當官的拿著為于謙下葬的由頭換取功勞。
說白了,這些百姓們就是不愿意朝廷再折騰于謙了。
落葉歸根,在哪里出生,就一定要在哪里結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