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魏國公-《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大人,咱們今“晚去哪……”
“魏國公府。”
“還去,這都第四天了吧,我看啊,大人,魏國公不給你面子,就是不給陛下面子,他雖然身份尊貴,但也不能不給陛下面子,今日,你不用遞拜帖,我帶著兄弟們上去踹門,非見他不可。”一聽到魏國公,這趙聰立馬就急了。
咱們兄弟們啥時候受過這鳥氣啊。
你雖然是國公,但也是你祖上給你們掙過來的,不算啥本事……
“趙百戶,不要胡說,今日還是遞拜帖,還要在外等候,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不經歷風雨,哪來的彩虹,大人啊,你這句話已經念叨多少次了,我看啊,軟的不行,就要來硬的,現在泰寧侯來到南京,陛下又讓他接管京營,主中軍都督府,可不就是給您當靠山的,你不用靠山,非要趴在地能下去舔他們,那他們能給咱們好臉色嗎。”來到南京雖然就幾天,可趙聰錦衣衛的牌面全都一點都沒了,只覺得徐有貞太軟了,不敢來硬的,連帶著他們錦衣衛也一起吃癟。
徐有貞聽到趙聰的話后,大怒不已,這莽漢拐著彎嘲諷自己是舔狗,這還能忍。
“你懂個屁,傻不愣登的,硬的是沒有辦法的時候才能使用,并且這個硬的,也要看人啊,有的人胃口不好,他就吃軟不吃硬啊。”
“更何況那是魏國公啊,你沒長腦子,還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敢對人家來硬的。”
“更何況人家接到旨意之后,立即就移交了軍權,位置,只是不愿意見你,你就打上門去,這不是胡鬧嗎,趙百戶,你我二人雖然認識這么多年了,也有些交情,但你要是在這么說話,口無遮攔,我便,我便去朱指揮使那里告你一狀。”
朱驥一搬了出來,趙聰瞬間啞火,他用幽怨的眼神看著徐有貞,本以為咱們的關系已經到了能這么說話的地步了,沒想到還是我多想高攀了……
到了南京之后,徐有貞與泰寧侯陳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魏國公府求見魏國公徐承宗,最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徐承宗將陳瀛親自迎接了進去,可徐有貞卻被徐承宗用武將不應與朝中文臣交涉過多為由,拒絕其入府,并且場面話說的也非常好聽,朝中決策,魏國公府肯定支持。
徐承宗任南京守備,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世襲魏國公。
要說大明朝誰最威風,首屈一指的就是徐達大將軍這一脈。
北京定國公,南京魏國公,一門兩國公,萬世之佳話……
并且與大明皇族一直手牽手走到了最后。
而魏國公府也是飽經創傷。
靖難之役后,徐輝祖撂挑子不干,不朝見朱棣,不承認朱棣,朱棣惱怒之極,先是廢除了魏國公爵位,可徐輝祖去世后,朱棣立馬就以中山王怎可無后繼之人為由,恢復魏國公爵,讓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
徐欽此人為老爹的遭遇鳴不平,永樂五年繼承魏國公爵。
永樂九年,徐欽因為驕縱,口不擇言,被太宗文皇帝禁足讀書,修身養性。
永樂十九年,朱棣召見徐欽,而后徐欽在沒有得到朱棣詔書的同意下,偷偷跑回了南京,這讓朱棣大怒,看來自己是馴服不了徐欽了,魏國公爵又被廢除,直接拉到了鳳陽種地。
等到朱棣去世之后,徐欽的表仁宗皇帝登基,第一時間就將自己母親的娘家侄子從鳳陽撈了出來,恢復其爵位。
這也印證了一句古話,朝中有人好做官了,想要作,就要有背景,自己爺爺徐達是自己的背景,自己的姑姑也是自己的背景,朱棣到最后氣的不行,也沒有想過殺了徐欽,就是一個作證……
太上皇朱祁鎮的經歷很精彩。
而這魏國公徐欽的經歷,也相差不大,兩次承接魏國公爵位。
現在的魏國公徐承宗就是徐欽的嫡次子,早些年,小的時候,也隨著父親走南闖北,他的爵位是從老哥徐顯宗的手中接過來的。
靖難之役遺留問題越來越淡化,魏國公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重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