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于李之爭-《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3/3)页

    可能在他的心中,也感覺到了于謙慢慢的朝著權臣的方向發展了。

    一句話就是,認不清位置了。

    而對于朝堂之上官員得反應聯想,也是一種順勢的,一個讀書讀到秀逗的人,肯定察覺不出,可越是聰明的人,便越是會想很多。

    而這種朱見深想要對于謙下手的言論,也是在聰明的官員口中傳出來的。

    走向乾清宮的路,在這一刻,李賢覺得很是漫長。

    陛下召見自己是干什么?

    拉攏自己,讓自己對付于謙嗎?

    若是陛下真的讓自己對付于謙,自己該怎么辦。

    不做嗎?

    可若是裝作聽不懂,自己是不是也要跟于謙落得一個下場。

    這于謙,真是個榆木腦袋,當初他去乾清宮訓陛下的時候,自己就曾勸導過他。

    可他不聽。

    你是陛下的老師。

    可你也是陛下的臣子。

    你若是以老師的身份自居,而忘了臣子的身份,那不就是自尋死路嗎?

    “李輔臣,剛剛你們二人所說的,我聽到了一些。”

    李賢眼皮輕抬,看了一眼張保:“只是政務的交談。”

    “政務的交談卻要將陛下掛在嘴邊上嗎,李輔臣,不要忘了,你是太皇太后給陛下找的輔政大臣,就是為了牽制于謙的。”

    “莫要忘了自己的責任……”

    “張公公放心,本官不會忘得,可于太保為大明鞠躬盡瘁,他理應有所善終。”

    于謙是組織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小皇帝的老師,而太皇太后也不想看到朱祁鈺留在京城,才下旨意讓于謙入閣主政,但也為他找了一個對手,就是李賢……

    “有沒有善終,不是你我二人能夠決定的。”

    “不過,陛下仁慈,于太保一定會有善終的,但是若你跟他牽扯在了一起,那有沒有,就不好說了。“張保停住腳步,看著李賢一字一句的說道。

    因為張保的表態,讓李賢心中的想法更加堅定。

    誰是最了解朱見深的人。

    不是深居宮中的太皇太后,也不是于太保,而是自己眼前的太監,張保。

    難道陛下打定主意了嗎……

    “哎,這只會對陛下的名聲……”

    “這些不是咱們該考慮的事情,有徐有貞呢,李輔臣瞧徐有貞難道不像禍害忠臣的樣奸臣模樣嗎,我瞧著就挺像秦檜的,史書上也只會記載,奸臣徐有貞,趁帝年幼,迷惑圣心,降罪與于謙,陛下成年之后,在塑一個徐有貞的銅像跪在于太保的墓前,這還是一樁美名呢……”張保冷冷的說著。

    在中樞,交情這個東西,最扯淡了。

    在朱見深十歲之前,張保跟于謙關系好,那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可現在關系卻急促下降。

    不過,張保,李賢,徐有貞,乃至整個朝堂的人,都跑偏了……

    一個美麗且令人恐懼的誤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