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审慎而行-《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2/3)页

    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人治为政治主体的封建社会,赵昺以为别说一步到位的推进到法治社会,就是后世法治依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基于这种判断,他以为在这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之下,几个司法机构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而法治是维持社会和谐及保证制度延续的重要措施,赵昺也只能走曲线救国的方法,将三个司法机构分别划入三个主体部门。这样即便以后发生变故,因为各方为了平衡权力,也会极力保护手中的这个重要部门,避免在朝争中被裁撤。

    尽管这个方法很龌龊,但是赵昺也很无奈,社会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总需要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甚至会十分漫长和艰难。但终归要有人去做,赵昺此刻就是迈出的第一步,他不敢保证成功,只希望给后人留下一条路,甚至也许只是一个想法,那就足矣了……

    赵昺花了一天的时间将自己的构思形成了文案,当然这也只是初稿,还很笼统,需要大量的细节去填充,或是做出修改。不过这也是他有意为之,他不能一下子将所有底牌亮出来,也要给其他人留有发挥的余地,以便在讨论中获得主动,哪怕是妥协。

    至于关于内廷的设置和权力,赵昺有了思路,却并没有形成文字,也没有透露过多。但这个话题最后还是绕不过去的,他打算将此作为底牌,以此来控场。一旦局势失控,他就可以通过加强内廷的力量对外朝实施打压,收回部分权力;若是大家能够互相理解,并在些问题上做出妥协,那么他也不在乎放弃些原有的权力,归于外朝。

    “两位先生夜风寒凉,怎么还有兴致看湖景!”赵昺溜达出书房,来到顶甲板上,见王应麟和谢枋得两人滞留在此,上前道。

    “参见陛下,我们是在碰碰运气!”两人转身施礼,王应麟笑着道。

    “哦,其中还有什么说辞?”赵昺也被勾起了兴致,惊诧地问道。

    “陛下,雷池之南有香茗山,道教源源流长,相传就有八仙的张果老、韩湘子、汉钟离和吕洞宾都曾在此开道场讲学或采药炼丹。汉时有梅福和罗隐两位真人隐居茗山炼丹,每逢隐晦之夜,百姓有见灯光千柱,远近闪烁,相传乃是当年仙人炼丹的灶火余焰!”谢枋得介绍道。

    “今夜群星隐于云中,吾与君直闲着无事,便想能否有幸见此奇景,与仙家有缘!”王应麟道。

    “呵呵,还有此事?丹火岂能千年不熄,这也太过离奇!”赵昺笑笑道。他对此并不相信,古代的一些奇闻异事其实都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的,他觉得多半是看到自然现象,又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牵强附会到虚无缥缈的仙人身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