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要你们有什么用?-《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虽说朝臣就必须要听皇帝的。

    历史上众多朝堂纷争是从何而来?

    说到底就是争权。

    皇帝也并未言九鼎,他要用朝臣来辅助,就必须要把部分分给臣子们。

    臣子们则是想从皇帝手中争到更多的权利。

    这是传统想法,时难以改变。

    现今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太被动了。

    被动到只能听之任之,不但难以知晓国家大事,甚至连陛下的行踪都不知道?

    突然要查超发盐引了,突然要设立了墨廉阁了。

    让他们连个准备都没有。

    现在就要夺回权利!

    显然很多人反应过来,不管是有什么想法都纷纷开始谏言。

    他们的理由是正当的。

    做臣子的本来就是为皇帝分忧的。

    您怎么能自己承担呢?

    话是同样的话,意义却完全不同。

    而且基本所有朝臣都是达成了致。

    有点本事啊!

    关宁就知道没有这么简单,这就露出本意了吗?

    他突然提及多件重大事项,将影响官员未来命运。

    于是他们便开始了报复。

    大约就是这样的心理。

    真是体恤,那怎么不问结果如何?

    等你们议论,黄花菜都凉了。

    不是关宁觉得他们不行,而是这项制度本身就有问题。

    效率极低,难有成效。

    关宁看着吕雪松,谁说此人迂腐,这不是很有水平吗?

    思绪闪过。

    他便直接问道:“那北夷大军进攻,列位觉得应当如何?”

    谏言停止,又变为沉寂。

    “吕大人,您觉得该如何应对?”

    吕雪松站出班位,禀奏道:“蛮夷意图入侵,祸乱我大宁,听闻其族人残暴,不识教化,茹毛饮血,若是放任其进犯,恐遭大难,陛下以武立国,雄风威武,我大宁应当悍然出兵,歼灭来犯之敌!”

    他身正腰直,声朗气高。

    “说的好!”

    关宁又问道:“北夷五十万大军,我国若要应对,必须出以重兵,抛开军需粮草开拔之资不谈,若我朝长时间陷入战局,梁魏二国必有动向,朕听闻近日,梁军就已有异动,可能有什么风声,随时就会对大梁发动战争,这又该如何处置?”

    吕雪松被问住了。

    他怎么知道该怎么应对?

    大宁肯定无法同时应付三方战事。

    “吕大人?”

    吕雪松略微停顿,便又开口道:“依据情势,也可跟梁国相谈,暂停……”

    “暂停战事?”

    关宁开口道:“吕大人,您觉得梁国会跟咱们谈吗?”

    他又呆住了。

    梁国自然是不会的,有这机会,他们定然不会放过。

    “那就跟北夷……”

    “跟北夷谈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