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最大的金手指-《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关宁做了详细讲解,他在图纸上标注的是现代单位。

    而且还是依照比例绘图。..

    统度量衡是相当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制造器具上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标准统了,那武器装备才能成为制式装备。

    也就说有统的长度大小规格重量行制等。

    规范化,制式化,标准化,才能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是关宁的目的。

    他要借这次机会,把度量衡改革,并且确定下来。

    不说扩展至全国,至少要在工部范围内推行开。

    当然这个时代也有明确的计量,只不过更加复杂,精度很差。

    关宁这改变,让这些老师傅们很容易就接受了。

    这个是游标卡尺。

    关宁拿出了把尺子放在众人的面前。

    它可以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等,是个多用且精度很高的量具。

    这卡尺并不是现代样式,只是比较相似,关宁所参考的是我国古代原有的青铜卡尺。

    据传这青铜卡尺是位面之子王莽发明。

    而在现处的这个时代是没有的,所以关宁的发明是创造性的。

    众多工匠相互传递,感觉新奇不已的同时也充满了赞叹。

    有了这种卡尺,就能把精度范围控制在相当小的程度,这对器具生产制造的作用不可估量!

    王都诚开口道:叫青铜卡尺不太好听,不如叫元武卡尺如何?

    这个合适。

    冶造局局丞郭瑀开口道:既然是陛下做出来的,就应该叫做元武卡尺。

    这也是工部的惯例。

    谁有了新的发明创造,就用其名字命名。

    可以。

    关宁没有推脱。

    挂着他的名字,便更容易让人接受新刻度,这是好事

    标注的问题解决,匠人们对火炮也有了清晰的了解。

    正式开工。

    先由做模具的匠人们做出模具。

    在古代没有机械加工生产,做任何器具只有个办法,那就是用模具。

    就好像农村做铝盆那样,先做个类似的模具,然后把料灌注进去,待冷却之后,再进行脱模,就成功了。

    说起来容易,实则相当的难。

    关宁要做的尺寸达到了中型火炮的规模,因而需要的模具也相当的大。

    而且这个模具是中空的,这更增加了难度,还要保证精度。

    模具不出问题,才能造出没有问题的火炮。

    这显然难不到工匠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