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军屯制-《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没错。

    关宁开口道:虽是隆景帝昏聩之举,但梁国觊觎之心也是昭然若是,必须要以强力手段威慑,让他们明白,大康再如何如何,也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那二十万梁军的覆灭,想必也能为我们赢得些时间。

    在京有军队四十万,朕准备调三十万镇守于两国边境!

    三十万?

    他们都知道,目前在边境的已经有十余万,有从平章关役后撤回的七万边境守军,关宁登基后,又将在陇州带的五万兵力派往。

    再加派三十万,那边境兵力就要达到近五十万!

    这时费申开口道:北方还有威胁吧?把兵力都放在南边,那蛮族之患又该如何?

    大康跟魏梁二国的相差就在这里。

    在整个大陆版图上,大康是在最北方,因而会有游牧蛮族威胁,而魏国和梁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北方无碍,至少两年之内应该不会大规模进犯,更何况北方还有留守的兵力。

    他起兵之前率镇北军攻入蛮荒,把蛮族王庭都打的北迁,又逼迫蛮族赔付大批牛羊战马,他们恢复也需要时间

    而且当时蛮族克烈部落见王庭乃蛮部落势弱趁机发起战争,现在蛮荒还在进行着场内乱,根本无暇顾及大康。

    所以北方暂时无碍。

    您确定吗?

    确定。

    杨素再次询问确认,在他们看来北方游牧蛮族的威胁可比魏梁二国威胁更大。

    毕竟不是同族。

    不过也奇怪,大康内战这么久,经历如此大的变故,蛮族那边竟然没有任何动静

    应该是陛下曾经对蛮族打击太大了,对其造成重创,让他们时恢复不了

    如果是这样那还好些,同时应对三方就太难了。

    以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恐怕无法供应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啊。

    薛怀仁开口道:这才是最关键所在。

    众人点了点头。

    打仗就是打钱,主要是现在的国力无法负担。

    这些军队去了边境,不止是要担负守卫之责,还要开荒种地!

    军屯制?

    嗯。

    对于这个制度众人并不陌生,当时关宁在兵部轮值时,首次提出了这种制度,并且很快被朝廷采纳。

    自给自足,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对于当权者来说,这种诱惑太大,可未实行太久,就起了战争,所以搁置。

    关宁准备实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