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这场训勉,永生铭记-《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他指了个方向,众人看了过去。

    茅屋破旧,在那前面并不平坦的土地上,有身体瘦弱的老人弯着腰拖着捆干柴。

    这个村子叫做西史村,它离上京城也就十几里,可以说是皇城脚下。

    关宁开口道:这村子原本有五十户人家,个冬天过后,只剩下了二十户,其余冻死的饿死的皆有,朕看过你们的户籍,大多出身贫寒,你们家中应该也有这种情况。

    有人下意识的点头,每个人的神情都变得沉重。

    他们大概知道陛下为什么要选在这里跟他们见面了。

    皇城脚下都有如此贫寒之地,那其他地方又会是什么样子?现在你们知道自己的责任了吗?

    知道了。

    大声点,朕听不到。

    知道了!

    所有人都高喊着。

    县令,为县之主,就是父母官,你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在你治下的百姓富足,安居乐业!

    关宁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经此之后,你们都会踏足官场,朕希望你们到任上,敬职尽责,运用所学,运用所知,为官任,造福方!

    这就是朕对你们想说的,也是对你们的勉励,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朕的厚望,不要让他人说朕胡乱任用举人为官,朕不想听到这样的话!

    声声入耳,令人心颤。

    应征的初衷是为名为利,而此刻他们的想法有所转变,哪怕不为民,但至少不能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是的!

    他们已经是天子门生了。

    他们将来所行所为都跟陛下的声名连接在起。

    他们做的不好,不会有人抨击他们,而是抨击陛下。

    因为是陛下力排众议把他们提拔任用。

    定要做好!

    必须要做好!

    每个人都在内心下了决心,这场训勉,他们永生难忘

    关宁看着这些人。

    他们将会成为自己的先锋干将,冲在改革变法的前沿。

    关宁做这种决定不是无故放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来是实际需要,二来是他要打造出批人。

    这些人身世清白,未经过官场历练,他们就是张白纸。

    既是白纸,就容易重塑。

    你能让他变白,也能让他变黑。

    关宁要塑造他们,成为自己推行新政的最有力执行者。

    县官太重要了,级别不大,管事不小,就拿最基础的税收来讲,要收税就要丈量田亩,每户的田多田少,他们最清楚,但上报多少,按多少亩征收,这当中的门道就太多了。

    康熙几次想丈量全国土地,可报上去的数字都是假的,根源就在基层操作的县令。

    他相信这些人会忠诚,会严格执行他的新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