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大可不用你们-《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所为的还不是名利二字?

    卢大人,你先将各地区所缺官员统计出来列出名录,张贴出去,只要是前朝举子皆可自行报名。

    这个

    卢照龄开口道:地方所缺官员我们吏部倒是已经做好名录,只是这样效用怕是不大,这是新朝首次募官,若是无人问津,岂不是

    他说的不是很直接,但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关宁即位之前,杀了数位翰林院学士和抱读诗书者,当时公良禹谏言,若真这样做了,很可能绝了读书人的种子。

    这话倒不虚假,虽说不敢直言抨击,但抵制还是有的。

    若无人应征,岂不是让新朝难堪,新皇脸面无光。

    通过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不定能当官,需要等待机会。

    比如有哪个县的县丞死了或者其他什么情况有了空缺,这才可能有机会去做官。

    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还有很多进士也在等这样的机会,所以举人基本上是做不了官的。

    卢照龄又接着道:举人的才学怕也是无法胜任这样的官职,之前也从未有这样的先例。

    所以朕要打破先例!

    关宁开口道:给这些读书人个上升的渠道,只要是举人他们就可以为官,而且是直接入籍的官员,并且还要制定考核制度,只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就有升迁的机会,从县升府,从府升州

    关宁说着自己的想法。

    你国子监的学子个个仗着身份家世才情在这里摆架子,那我大可不用你。

    考不上进士的举人有的是,在京城的就有很多,他们等着哪里有空缺,能第时间掌握信息而出仕。

    就不相信他们不会心动,你要说读书人抵制,那我给你名,给你利,看你还动不动心,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真香定律。

    卢照龄在快速的记录,他知道这是新皇要开始对吏治进行改革了。

    考核制度不止是要在地方实行,在京城也要实行,其核心原则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关宁接着道:另外官员的俸禄要较之前提升番,官员生病就医所需花费,由朝廷出资,并会为每个入籍官员设立养老金!

    养老金?

    听到这里,其他人也显出感兴趣的神色,因为这跟他们也息息相关。

    谁不想自己的俸禄能高些。

    养老金,就是在你年老致仕后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由朝廷按月发放,依据官员品级,在职功绩贡献等分成不同等级

    关宁给几人详细解释着,很快就听懂了。

    这个好啊!

    卢照龄开口道:从实际情况来说,能够有效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

    众人点了点头。

    大康官员的俸禄制定的很低,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个正七品官员的年俸只有九十石米,大约六千公斤左右,折合银子四十五两。

    更可怕的是有近半的米是拿不到的,都被皇帝光明正大地折换成别的东西,例如棉布,绢布等其他零散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