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言外之意很明显,若是用粮种换马,他们大丰的优势就没有了。 而马,只能换今年这一批马。 明后年换马就没有这么大的优势了。 有人觉得李尚书说得不无道理,就连丰帝内心也有些赞同。 威远侯大眼看着,李经纬这个老匹夫虽然动不动就装晕烦人了点,但是给丰帝紧紧皮还是挺好用的。 不过,威远侯出列,“李尚书所言差矣,虽我大丰的马匹不错,但是战马比周边各国低了可不只一等。” 这话虽然很灭大丰的志气,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丰帝被两个人一来二去的话,原本飘了的心思也不敢再飘了。 “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威远侯自是支持自家儿媳妇和儿子的意见,“陛下,臣认可用粮种换战马。” 沈国公出列反对,“陛下,臣赞成李尚书之意见。” 沈国公出列后,赵家人也出列支持威远侯。 不为别的,就是不想让沈家人得逞。 一时之间,朝堂上炒成一锅粥。 各方势力纷纷下场将原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弄得无比复杂。 丰帝面无表情地看着听着,最后沉着脸退朝离去。 丰帝离开后,朝堂上炒成一团的人还没有停下来,待顶头老大都撤离了这才各自冷哼着广袖一甩离开。 退朝后,丰帝想了又想,让李福去将在京三品以上的大员叫去勤政殿议事。 仍然是讨论刚刚朝堂上未完成的事情。 威远侯坚定地支持自家人,非常客观地解释:“陛下,大丰地大物博,粮种置换出去对我大丰并不能构成太大的威胁。 若是没有置换到好的战马,于军事力量上弱势,大丰才是真正的危险。” 高产粮种给出去不能说不危险,但是大丰地多,每年能多种出的粮食自然也多。 而一个国家如果军事力量弱了,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胡尚书觉得威远侯说得很对,又想了想自己和林冉一起赢钱的情谊,因此也是赞同的。 而工部许尚书出于支持自己人的态度,自然也是同意威远侯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