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224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本宫问……-《小继后》


    第(2/3)页

    林祯头也不抬地对他说:“那你问一下,是什么要紧事。”

    郑华只好出去询问孙中书令,孙中书令没想到如今见皇帝一面居然如此困难,心想皇帝已经病得这么严重了吗,这和皇帝以往的作风大相径庭啊。

    但此时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质疑了,他对郑华说:“陛下早前拨了五百万两白银去赈灾,现在第一批赈灾的粮银已经抵达了灾区。可是灾区来报,受旱地区进一步扩大,原定拨的粮银不够用,需要再和陛下商议追加部分赈银。此事事关灾区百姓的性命,非同小可,还请郑公公通融通融。”

    听了这话,郑华的表情也凝重起来,他跟在皇帝身边多年,关于朝廷的事他也耳濡目染,也深知皇帝脾性。事关民生百姓,皇帝只要有意识,哪怕病得动不了,也要优先处理。如今皇帝是昏迷不醒所以不知情也无法处理,但如果他醒来知道自己错过了最佳处理的时间,造成了百姓的损失,他一定会自责不已。

    但如今宫里宫外主事的人都是皇后,郑华拿不准孙中书令看到近期的国事都是那个被大臣们视为“黄毛丫头”的小皇后处理的,会是什么态度,也不知道皇后愿不愿意接见孙中书令,所以他只好对孙中书令道:“那请大人再等等,奴才再进去汇报一声。”

    孙中书令虽然很急,但也只能等他进去汇报。

    林祯听了郑华转达孙中书令的话后,也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笔和奏折,皱起眉头很是凝重地想了想,才对郑华说:“那就请他进来吧。”

    郑华走了出去,将孙中书令请了进来,路上小声地提醒孙中书令道:“中书令大人,如今陛下病重,一会你进到内殿,不论看到了什么,都不要太过惊讶,出去也不要声张,咱们处理好要事最重要,好吗?”

    孙中书令闻言心里诧异不已,心想难道皇帝真的病得很严重吗?他忐忑地应道:“好,本官知道了,今日面圣之事本官绝口不提。”

    得到孙中书令的承诺,郑华这才放心地撩起内殿的门帘请他进去,孙中书令低着头弓着腰走进去,没等看到皇帝,就先对着前头跪下叩首道:“微臣叩见陛下。”

    但是回答他的却不是皇帝的声音,而是一个和皇帝声音相去甚远的、稚嫩而清脆的女声。

    “中书令大人请起。”

    孙中书令惊讶不已,下意识地抬头看去,只见跟他说话的居然是坐在榻上的皇后。他又下意识地看了眼龙床的方向,床帘紧闭,皇帝应该躺在里面,他迟疑道:“皇后殿下,陛下他又歇下了吗?”

    林祯这才愁眉紧锁地对他坦白道:“实不相瞒,陛下还没清醒,这些天都是本宫在处理你们呈上的奏折。但为了不引起朝廷动荡,本宫只好对外声称是陛下处理的,这几日求见陛下的大臣本宫也都让人打发了。只是你今日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求见陛下,本宫才让你进来,还请大人过后不要声张。现在大人有什么事就跟本宫说吧,本宫看看本宫能不能帮上忙。”

    孙中书令听了林祯的话后震惊不已,他看过那些奏折,批阅的注释和解决的方案都十分成熟有道理,完全看不出来是林祯这个才十几岁的小皇后能有的见解。他惊讶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接受林祯在朝政上的实力也许完全不亚于朝中任何一个大臣的事实,心中对林祯的魄力敬佩不已,但敬佩归敬佩,事关国难,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跟林祯说,林祯又能不能真的处理好。

    可是如今皇帝还未清醒,他不跟皇后说,也没人可以帮得上他的忙,所以他只好犹豫又为难地对林祯说道:“回皇后殿下,是这样的,灾区范围扩大,原本拨去赈灾的银两和粮食都不够,江南巡抚请求陛下再开国库拨款,但是国库只有经过陛下的同意才能开,可如今陛下昏迷不醒,这事恐怕办不成……”

    林祯却想也不想就问道:“还缺多少?”

    孙中书令话还没说完,就被林祯打断了,他不知林祯为何这样问,一时愣住,直到林祯再次问他:“本宫问你,赈银还需要多少?”

    孙中书令像是终于反应过来林祯在问他话,连忙回答道:“回皇后殿下,臣等粗略估计,大概还需要一百万两白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