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心深似海-《鸳鸯恨:与卿何欢》
第(1/3)页
“父王?”陈泽轩刚走出没几步,便看到身影慌乱的南阳王,便叫住了他。
南阳王老脸惨白,像是受到了惊吓似的,仓促站住脚,不敢回头看陈泽轩。
陈泽轩皱了皱眉,忽然狭长的眸子里闪过一道幽光。
意识到南阳王可能听到了自己刚才在屋子里与玉淑的对话,他大步的走上前,动了动唇:“父王……”
南阳王的声音有些发抖,他看了一眼玉淑的房间,努力让自己看着面色正常,“轩……轩儿,跟父王去书房一下。”
说罢,他加快了步子。
陈泽轩叹了口气,跟着南阳王进了书房。
二人坐下后,谁也没有说话,因为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过了好一会,陈泽轩才试探道:“父王,都听到了?”
南阳王“嗯”了声,缓缓道:“父王以前只当玉淑喜欢赖着你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竟不知她对你会是……”
陈泽轩抿了抿唇,沉声道:“父王,儿子待玉淑亲如兄妹,从无任何越轨的心思。”
“这个父王自然是知道的,只是玉淑她的性子你也知道,父王担心她……”玉淑的心思暴露得太过突然,以至于像是在南阳王头上重重敲了一记闷棍一样,打得他头昏眼花,很难接受。
陈泽轩想了想,提议道:“父王,儿子认为,玉淑之所以会对儿子产生别样的感情,兴许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她极少踏出王府,与外人接触。”
“除了儿子之外,她也并未结识过其他男子。”
“不如,改日让母亲举办一个茶会,借机给玉淑选一个好夫婿。”
玉淑身为南阳王郡主,她的身份可与死去的华琼和曦月不相上下。
可惜,那两位公主命薄,都惨死人手。
而玉淑,她被南阳王夫妇一直细心呵护着,谁要是娶了她,成为南阳王的女婿,那可真是飞上高枝了!
南阳王点点头,面色沉重道:“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玉淑性情乖巧孝顺,南阳王和王妃待她一直都是视如己出。
只是,如果硬要把女儿变成儿媳妇,这一点恐怕还无法做到。
一来,陈泽轩对玉淑无心,身为父亲,不能乱点鸳鸯谱。
二来,玉淑虽然是广陵王之女,与陈泽轩无半点血缘关系,但众人却不知玉淑的身份。
如果玉淑成为了自己的儿媳妇,岂不是在昭告天下玉淑不是他和南阳王妃的骨肉吗?
否则,那些不知情的人便会认为陈泽轩与玉淑兄妹*!
南阳王斟酌片刻,点头道:“你说的可行是可行,父王只怕玉淑这孩子死心眼,一条道走到黑,这可如何是好?”
陈泽轩抬眼,眸子里神色清冷:“父王,这世间有无数条路,每一条通往何处,都是自己选的。”
“该劝的也都劝过,就算玉淑最后真的要撞南墙,这也是她自己做出的抉择。”
不可否认,陈泽轩说的都是实话,但却犀利的有些伤人。
南阳王年纪大了,于心不忍道:“兴许……兴许事情不会那么糟糕的。”
陈泽轩端起茶杯给南阳王倒了杯茶,然后话题一转,“父王,太后和皇上近来身子不好,尤其是太后,很是让人担心。”
“所以,儿子打算明日就回京。”
“明日?”南阳王一怔,问道:“你回京有何事?为何这么着急回去?”
陈泽轩微微一笑,沉声道:“太后和皇上身体抱恙,身为南阳王世子,理应代替父王前去拜望一番的。”
“而且,下个月就是太后的生辰了,提前去也避免了仓促。”
两年前,陈泽轩没有在得到老皇帝的诏令下提前隐瞒行踪回了京城,老皇帝为了逼他现身,便借着生辰宴的名由逼他显身。
南阳王不知内情,但也知道老皇帝此举是想给陈泽轩按个大不敬的罪名。
虽说南阳王还不知这两年来一直陪伴在自己和南阳王妃身边的人是假扮陈泽轩的雷子,但他也知道陈泽轩的心,一贯深似海,令人猜不透。
深吸一口气,南阳王紧紧盯着陈泽轩,“轩儿,你如实告诉父王,你回京,到底要做什么?”
一扫南阳王探究的表情,陈泽轩反问道:“父王是在担心什么吗?还是说,不相信儿子?”
南阳王看着陈泽轩的目光越发的深沉,开门见山道:“轩儿,父王知道你不是一个甘于平庸之人。”
“你自小才智过人,长大后更是深谋远虑。”
“父王知道你心里自有你的谋划,只是想提醒你一句,这亓国的江山是姓亓的。”
“不管你回京要做什么,务必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陈泽轩眸光微动,幽幽道:“父王,儿子从未有过忤逆和造反之心,可是耐不住皇上疑心太重,曾三番两次试探怀疑我们。”
“儿子想问父王,如果有一天,皇上要除掉我们,那该当如何?”
陈泽轩说的,南阳王不是不知道。
老皇帝的疑心病,南阳王更是再了解不过的了。
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离开京城,带着南阳王妃来到南阳,没有特令从不回京。
为的,就是怕老皇帝误会自己对皇位有觊觎之心。
只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南阳王在民众之间很有威望,深得人心,即便是远离京城,但却让老皇帝时刻挂念着,时间久了就成为了一块心病。
像是心口上生了一块腐肉,只有狠狠的拿着刀子剜掉才行。
南阳王很是清楚老皇帝的心狠手辣,到时候恐怕遭到毒手的不止是南阳王府上下百十口的人。
就连那些拥戴他的无辜百姓们,可能也要受到牵连。
“这……”对于这个问题,南阳王很是为难。
因为,自始自终他对亓国都是一片赤诚之心。
哪怕是老皇帝怀疑他,他也从未有过任何动摇的念头。
忠君爱国的思想,从少年时期一直贯穿至今。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能是一种愚忠思想,但是他也认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