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两人产生警觉,朱棣提醒道:“我不知,冯胜有没有害你们的想法,但这个人,能让你们放下所有警觉戒备,就证明是个很厉害的!” “在他手下做事,你们脑子里的弦不绷紧,可能会死的稀里糊涂,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历史上,冯胜是少有无罪被赐死的! 冯胜真没罪? 他看未必! 通过今天观察,他发现,这人手腕很高明。 或许,这人真能做到,做事从不给自己留下致命的把柄。 总之强如老头子那样的人,有锦衣卫这双监察天下的耳朵和眼睛,最后也只能利用皇权,霸道的给冯胜赐个死罪。 这恐怕是冯胜,怎么也想不到的。 再狡猾的狐狸,遇到皇权,也徒劳无功。 这或许就是皇权的魅力所在。 “走,咱们今天就离开锦州!”丘福突然起身,说道:“远离这里,总比待在这里安全。” 到了西宁堡,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地盘。 内有自己和一群兄弟。 外有大哥张玉。 就算这辽东是龙潭虎穴,也能闯一闯。 朱能也紧跟着起身,十分赞同丘福的决定,“我们现在就回城,向冯总兵请求调令。” 目视丘福、朱能离开的背影。 朱棣皱眉琢磨着,‘老头子赞同肩标不奇怪,可如此加恩二哥、三哥,怕是也不简单!’ 直到此刻,他才对老头子赐肩标的一系列行为,有了新的领悟。 搞个肩标实验。 在京畿驻军中搞,难道不可以吗? 距离近,观察也方便。 可老头子偏偏批准二哥这一队人马做实验。 之前单纯认为,老头子这样做,是因为二哥这一队人马最懂标识。 可现在想想。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老头子加恩二哥、三哥,分明就是往辽东插了一颗钉子! 毕竟,辽东高皇帝远,而冯胜坐镇辽东,已经好几年了。 ‘一层皮套着一层皮,一个目的隐藏着另一个目的,这些人呐,活的可真累。’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 当天,丘福、朱能以最快的速度,从锦州离开。 惹得一众同僚十分不解。 数日后。 盘山剿匪大捷送抵锦州。 书房。 常茂放下捷报,皱眉不服道:“丘福这一个千户所,就这么厉害?” “锦西剿匪也就罢了,途径盘山,又搞了一个盘山大捷?” 冯胜从沉思中回神,吩咐:“你带一队人马,亲自去盘山,看看战斗遗留的痕迹。” “另外,找一找附近的马匪踪迹,按照他们这个说法,大辽河以西的响马,经此一战,差不多被他们打残了。” “记住,要慢慢调查,不怕浪费时间,你最好调查三四个月。” 常茂点了点头就离开。 他一定要找出丘福谎报战功的把柄! 等常茂离开后,冯胜踱步来到书房窗前,眉头紧皱着,自言自语嘀咕:“看来,用不了太久,朝廷就要动纳哈出了。” 其实,一直以来,无论是剿匪,还是进攻纳哈出。 他都没有尽全力。 在变相养寇。 辽东控制地盘内的马匪,的确滑如泥鳅。 可如果他想的话。 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可解决了,对他有什么好处? 他现在已经是国公,封无可封了。 辽东控制地盘内的马匪清缴干净,朝廷就很有可能,发起对纳哈出的战役。 一旦纳哈出败亡。 也就是他这个辽东总兵当到头的时候。 回朝做事。 能有在辽东做总兵,大权在握,舒服吗? 让常茂慢慢调查。 他就是在找借口,拖着不给丘福述功。 拖着不让丘福升迁。 给他足够的准备时间。 于此同时。 西宁堡。 常茂麾下的副千户,已经交接撤出西宁堡。 丘福顺利接管。 大辽河河畔。 朱棣、丘福、朱能、三人骑马伫立在河边。 身侧卫所将士肃立。 大概六千多马匪,被草绳串着,站在冰面上。 假装被俘的张玉,及随从张渠,很荣幸和山东抓的三个活宝,五个人被捆在一条绳子上,站在最前方。 朱棣三人瞥视,都极力忍着笑。 这时,谭渊小跑过来,大声汇报:“禀千户,所有马匪头目已经甄别挑选出来!” 丘福肃然点头,“开始!” “是!” 谭渊领命后,小跑回去,喝令:“押,第一队!” 十个被草绳捆绑,串在一起的马匪头目,被士卒推到大辽河中间,押着跪倒。 第(2/3)页